伯俞泣杖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伯俞:古代孝子名。形容对父母极为孝顺。
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毛义捧檄,为亲之存;伯俞泣杖,因母之老。”
例子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七章:“他向母亲讲说着《伯俞泣杖》、《孟母择邻》、《岳母刺字》的故事。”
基础信息
拼音bo yu qi zhang
注音ㄅㄛˊ ㄩˊ ㄑ一ˋ ㄓㄤˋ
感情伯俞泣杖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孝顺父母。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穷年累世(意思解释)
- 一钱太守(意思解释)
- 顺口溜(意思解释)
- 如履薄冰(意思解释)
-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意思解释)
- 胸有成竹(意思解释)
- 八荒之外(意思解释)
- 照葫芦画瓢(意思解释)
- 争先恐后(意思解释)
- 风流才子(意思解释)
- 顿挫抑扬(意思解释)
- 顾影弄姿(意思解释)
- 鸿儒硕学(意思解释)
- 饱食暖衣(意思解释)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意思解释)
- 刀耕火种(意思解释)
- 斗水活鳞(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释)
- 狼吞虎咽(意思解释)
- 千家万户(意思解释)
- 显亲扬名(意思解释)
- 圆凿方枘(意思解释)
- 珠联璧合(意思解释)
- 连车平斗(意思解释)
- 致知格物(意思解释)
- 随俗雅化(意思解释)
- 枭首示众(意思解释)
- 国士无双(意思解释)
- 来情去意(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豆萁燃豆 | 比喻兄弟相残。 |
目光短浅 | 缺乏远见卓识的、只顾眼前利益的性质或状态 |
青山绿水 | 泛称美好山河。 |
前瞻后顾 | 同“瞻前顾后”。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时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
心灰意冷 |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
逸游自恣 | 逸:安闲;自恣:放纵自己。安闲自在地漫游,任意放纵自己。 |
顾后瞻前 | 同“瞻前顾后”。 |
秣马厉兵 | 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
扬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长条旗子。舞动着幡,敲打着鼓。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 |
兵荒马乱 |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
惊心动魄 |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
空口无凭 | 凭:凭证。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 |
下临无地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 |
万马奔腾 | 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奔腾:跳跃着奔跑。 |
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
女扮男装 | 女子穿上男装,打扮成男子的模样。 |
秽德垢行 |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
指手划脚 |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
春光明媚 | 明媚:鲜艳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十分美好。 |
将夺固与 | 要想得到,必先给予。固,同“姑”。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升官发财 | 谓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
依样画葫芦 | 比喻单纯地照样子模仿;也作“依样葫芦”;“比着葫芦画瓢”、“照葫芦画瓢”。 |
立竿见影 |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见功效。 |
牵肠挂肚 |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