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霸一方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霸占一个地方(多指坏人)。
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临安里钱婆留发迹》:“钱王生于乱世,独霸一方,做了十四州之主。”
例子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六回:“居然也独霸一方了。”
基础信息
拼音du ba yi fang
注音ㄉㄨˊ ㄅㄚˋ 一 ㄈㄤ
繁体獨霸一方
感情独霸一方是贬义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霸占一个地方。
近义词横行霸道、独占鳌头
英语wield absolute power in a part of a country,province(be a local despot; dominate a place)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从俗就简(意思解释)
- 一视同仁(意思解释)
- 章甫荐履(意思解释)
- 彬彬有礼(意思解释)
- 习非成是(意思解释)
- 黄台之瓜(意思解释)
- 余波未平(意思解释)
- 照葫芦画瓢(意思解释)
- 敏而好学(意思解释)
- 兢兢战战(意思解释)
- 万里长城(意思解释)
- 专心一志(意思解释)
- 死对头(意思解释)
- 无关紧要(意思解释)
- 雷霆万钧(意思解释)
- 树欲静而风不止(意思解释)
- 恶醉强酒(意思解释)
- 心烦意乱(意思解释)
- 聪明才智(意思解释)
- 忙不择价(意思解释)
- 人面狗心(意思解释)
- 满面春风(意思解释)
- 束身受命(意思解释)
-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意思解释)
- 浅见薄识(意思解释)
- 形形色色(意思解释)
- 古来今往(意思解释)
- 冠履倒易(意思解释)
- 变态百出(意思解释)
- 解甲归田(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因材施教 |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进行;教:教育。根据学习的人的不同志趣、资质来进行不同的教育。 |
铁郭金城 | 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 |
章甫荐履 | 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
不骄不躁 | 骄:骄傲;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 |
先声夺人 | 声:声势;夺人:指动摇人心。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
大包大揽 | 把事情、任务等尽量兜揽过来。 |
笃近举远 | 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
群龙无首 | 首:头;引申为领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从统一行动。 |
流离转徙 | 辗转迁移,无处安身。 |
饿虎吞羊 |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
咄咄逼人 | 1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2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
囊萤照雪 | 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
百无一是 |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
酒能乱性 | 喝多酒能够使人不能自控,就会淫乱。 |
鸿儒硕学 |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三三两两 | 三个两个地在一起。形容人数不多。 |
众建贤才 | 建:建树;贤才:优秀的人才。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满园春色 |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
安闲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法不阿贵 | 法:法律。阿:偏袒;讨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意思是秉公执法;不畏权贵。 |
升官发财 | 谓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