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而论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笃:切实。确切地论述。
出处晋·裴启《语林》:“林公云:‘文度著腻颜,挟《左传》,逐郑康成,自为高足弟子;笃而论之,不离尘垢囊也!’”
基础信息
拼音du er lun zhi
注音ㄉㄨˇ ㄦˊ ㄌㄨㄣˋ ㄓ
繁体篤而論之
感情笃而论之是中性词。
用法作分句;用于说话或文章等。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鬼哭神嚎(意思解释)
- 正本溯源(意思解释)
- 浇风薄俗(意思解释)
- 不折不扣(意思解释)
- 冷若冰霜(意思解释)
- 拭目以待(意思解释)
- 名重一时(意思解释)
- 牛口之下(意思解释)
- 珠宫贝阙(意思解释)
- 野没遗贤(意思解释)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释)
- 死对头(意思解释)
- 凹凸不平(意思解释)
- 古里古怪(意思解释)
- 知往鉴今(意思解释)
- 胆大心小(意思解释)
- 汲汲顾影(意思解释)
- 飞蛾扑火(意思解释)
- 风风雨雨(意思解释)
- 面如土色(意思解释)
- 骂骂咧咧(意思解释)
- 经国之才(意思解释)
- 鸡毛蒜皮(意思解释)
- 神不知鬼不觉(意思解释)
- 妨功害能(意思解释)
- 抗尘走俗(意思解释)
- 将错就错(意思解释)
- 入文出武(意思解释)
- 说来话长(意思解释)
- 皮松肉紧(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儿女情多 | 指男女相爱的感情丰富。 |
逸游自恣 | 逸:安闲;自恣:放纵自己。安闲自在地漫游,任意放纵自己。 |
香草美人 |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
扬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长条旗子。舞动着幡,敲打着鼓。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 |
九霄云外 | 九霄:天的最高处。比喻无限高远的地方。 |
毁于一旦 | 一旦:一天。指得来不易的东西;一下子就毁掉了。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或来之不易的东西一下子被毁灭掉。 |
万无一失 |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
学而不厌 |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
主明臣直 |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
俭以养德 |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
妻儿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量能授官 |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
春去冬来 |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法不阿贵 | 法:法律。阿:偏袒;讨好。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意思是秉公执法;不畏权贵。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偶语弃市 | 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在闹市执行死刑。指在暴政下,二人相对私语也会遭到杀身之祸。 |
刮目相看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无声无息 |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
改恶向善 | 指不再做恶,重新做好人。 |
望尘靡及 | 见“望尘莫及”。 |
沉鱼落雁 |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鱼下沉;使飞雁降落;不敢与之比美。后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
无所畏惧 |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
坑坑洼洼 | 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
朝升暮合 | 零碎卖米。形容生活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