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利思义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到有利可图的事就想到道义。形容人无贪欲;廉洁自守。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例子四曰廉,见利思义也。(三国蜀 诸葛亮《心书 谨候》)
基础信息
拼音jian li si yi
注音ㄐ一ㄢˋ ㄌ一ˋ ㄙ 一ˋ
繁体見利思義
正音“见”,不能读作“xian”。
感情见利思义是中性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形容廉洁自守。
辨形“义”,不能写作“意”。
反义词见利忘义
英语think of righteousness on seeing gain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冰壶秋月(意思解释)
- 挑三拣四(意思解释)
- 不登大雅之堂(意思解释)
- 惨不忍睹(意思解释)
- 铁郭金城(意思解释)
- 紫陌红尘(意思解释)
- 正身明法(意思解释)
- 明知故问(意思解释)
- 鬼烂神焦(意思解释)
- 空费词说(意思解释)
- 土木形骸(意思解释)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释)
- 角巾素服(意思解释)
- 诈奸不及(意思解释)
- 偃旗息鼓(意思解释)
- 青云直上(意思解释)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释)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释)
-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意思解释)
- 如痴如醉(意思解释)
- 鲜血淋漓(意思解释)
- 散言碎语(意思解释)
- 清风劲节(意思解释)
- 望尘靡及(意思解释)
- 甘拜下风(意思解释)
- 凤友鸾交(意思解释)
- 现实主义(意思解释)
- 牛星织女(意思解释)
- 甘之如饴(意思解释)
- 凿壁偷光(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服牛乘马 | 役使牛马驾车。 |
风流人物 | 风流:指英俊的;杰出的。通常指对一个时代有贡献、有影响的人物。旧指好色或轻浮放荡的人。 |
回心转意 | 回、转:掉转、扭转;心、意:心思。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
瓮中之鳖 |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东西。瓮:大坛子;鳖:甲鱼。 |
敬业乐群 | 专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
冰解的破 | 冰冻融解,箭靶射中。比喻问题解决,障碍消除。 |
自我批评 | 自己批判自己的缺点等。 |
起兵动众 |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鉴影度形 | 观察揣度人的形迹。 |
如臂使指 | 好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调动得心应手。 |
外圆内方 | 形容外表随和;内里刚直。圆:圆通;方:方正。 |
乐道好古 |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
用心良苦 | 费劲心血 |
贫贱不能移 | 不会因生活贫困,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
万无一失 |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
学而不厌 |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
大千世界 | 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目不斜视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经纬天地 | 经:丝织品的直线;纬:丝织品的横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融会贯通 |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透彻理解。指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合贯穿在一起;从而取得对事理全面透彻的理解。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匡谬正俗 | 纠正错误,矫正陋习。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身败名裂 |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
牛骥同槽 | 见“牛骥同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