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而知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袁术传》:“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基础信息
拼音mi er zhi fan
注音ㄇ一ˊ ㄦˊ ㄓ ㄈㄢˇ
感情迷而知反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知错就该。
近义词迷而知返
反义词迷而不返
英语return to the correct path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随机应变(意思解释)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意思解释)
- 及时应令(意思解释)
- 日甚一日(意思解释)
- 说东道西(意思解释)
- 支支吾吾(意思解释)
- 新仇旧恨(意思解释)
- 多才多艺(意思解释)
- 寸步不离(意思解释)
- 简明扼要(意思解释)
- 云天雾地(意思解释)
- 遁入空门(意思解释)
- 不得而知(意思解释)
- 藏形匿影(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志(意思解释)
- 光前启后(意思解释)
- 黑不溜秋(意思解释)
- 饱食暖衣(意思解释)
- 难上加难(意思解释)
- 款学寡闻(意思解释)
- 生公说法(意思解释)
- 钿合金钗(意思解释)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意思解释)
- 举直错枉(意思解释)
- 牛郎织女(意思解释)
- 天下第一(意思解释)
- 牵肠挂肚(意思解释)
- 雷大雨小(意思解释)
- 显亲扬名(意思解释)
- 细水长流(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芒刺在背 | 芒刺:谷类壳上的细刺。好像有芒刺扎在背上。形容心中惶恐不安、坐卧不宁。 |
初生之犊不畏虎 |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
有约在先 | 已经约定好了。指事情的处理方案已事先定好。 |
先声夺人 | 声:声势;夺人:指动摇人心。先张扬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抢先一步。 |
苦思冥想 | 绞尽脑汁,深沉地思索。 |
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
肝胆欲碎 | 欲:将要。肝和胆将要破碎了。形容极度悲痛或非常生气。 |
群龙无首 | 首:头;引申为领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从统一行动。 |
肝胆过人 | 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
敷衍了事 | 敷衍:将就应付;不认真。了:了结。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指做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 |
珠玉之论 |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
道山学海 |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人面狗心 | 1《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2犹言人面兽心。 |
子继父业 |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
踵武前贤 |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虑周藻密 | 藻:辞藻,措辞。密:缜密。思路严谨,措词缜密。考虑周到,辞采细密。 |
无声无息 | 息:音信;消息。没有声音;没有气息。形容没有声响;不为人觉察。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首尾两端 | 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
跃跃欲试 | 跃跃:急于要动的样子。心情急切地想试一试。形容对某事情非常有兴致;急切想试试。 |
高步通衢 | 见“高步云衢”。 |
来因去果 | 指事情的来龙去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