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训练有素 |
平时一直有训练。素:平时。 |
眼空一世 |
整个时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 |
悬而未决 |
一直拖在那里,没有得到解决。 |
逸游自恣 |
逸:安闲;自恣:放纵自己。安闲自在地漫游,任意放纵自己。 |
胆如斗大 |
胆:胆量;斗:旧时的一种量器,容量为十升。胆子像斗一样大。形容胆量极大。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
不得而知 |
得:能够。无从知道。 |
见危致命 |
见“见危授命”。 |
困而不学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
花言巧语 |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
将寡兵微 |
寡:少;兵:士兵;微:衰败。兵少将少。形容兵力薄弱。 |
分路扬镳 |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
不治之症 |
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秽德垢行 |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通时合变 |
同“通权达变”。 |
奋起直追 |
奋:鸟类展翅起飞。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振作起来;一股劲地赶上去。 |
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圆凿方枘 |
凿:榫眼;枘:榫头。方榫头插不进圆榫眼。比喻不相投合;格格不入。 |
以夷制夷 |
夷: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使其相互冲突;削弱其力量。 |
冒失鬼 |
言语、举动鲁莽、轻率的人。 |
悲不自胜 |
胜:经受得住。悲伤得使自己经受不住了。形容伤感至极;情难自禁。 |
无所畏惧 |
畏惧:害怕。没有什么可害怕的。形容什么也不怕。 |
面如土色 |
土色:灰黄色。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
扯旗放炮 |
比喻公开张扬。 |
无恶不作 |
恶:坏事。没有哪样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