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图问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问鼎:询问鼎的大小轻重,比喻篡夺。比喻企图暗中篡夺。
出处南朝·齐·武帝《诛张敬儿诏》:“假托妖巫,用相震惑,妄设征祥,潜图问鼎。”
基础信息
拼音qian tu wen ding
注音ㄑ一ㄢˊ ㄊㄨˊ ㄨㄣˋ ㄉ一ㄥˇ
繁体潛圖問鼎
感情潜图问鼎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落叶归根(意思解释)
- 志满意得(意思解释)
- 存而不议(意思解释)
- 自强不息(意思解释)
- 年少无知(意思解释)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释)
- 亲上成亲(意思解释)
- 性急口快(意思解释)
- 鸡胸龟背(意思解释)
- 文山会海(意思解释)
- 遗世绝俗(意思解释)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释)
- 叫苦连天(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双柑斗酒(意思解释)
- 刚愎自用(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冒失鬼(意思解释)
- 主人翁(意思解释)
- 东道主(意思解释)
- 群山四应(意思解释)
- 湖海飘零(意思解释)
- 无微不至(意思解释)
- 善自为谋(意思解释)
- 牛头不对马嘴(意思解释)
- 暗香疏影(意思解释)
- 广开言路(意思解释)
- 奸夫淫妇(意思解释)
- 国士无双(意思解释)
- 三月不知肉味(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彬彬有礼 | 彬彬:原为文采与质朴兼备貌。形容文雅而有礼貌。 |
易子而教 | 易:交换。交换孩子进行教育。 |
丑声远播 | 坏名声传播得很远。 |
一拥而上 | 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
用心良苦 | 费劲心血 |
胆寒发竖 | 形容恐怖之极。 |
仁义道德 |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
朝令夕改 |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
稳操胜券 | 稳:稳当地;操:拿着;掌握。稳稳地拿着胜利的凭证。比喻有胜利的把握。 |
路无拾遗 | 见“路不拾遗”。 |
花言巧语 |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
败俗伤风 |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牛刀小试 |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试验。比喻有大本领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通今达古 | 同“通今博古”。 |
东施效颦 |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刻不容缓 |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
白草黄云 |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
牛骥同槽 | 见“牛骥同皁”。 |
乐以忘忧 |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
逢人说项 |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
河山之德 |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
家常便饭 | 家中日常饭食。也比喻常见的、平常的事。 |
横拖倒扯 | 犹横拖倒拽。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牛星织女 | 即牛郎织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