擒龙捉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擒住老虎捉拿蛟龙。比喻降伏强敌,本领高强。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7回:“直教打翻拽象拖牛汉,攧倒擒龙捉虎人。”
例子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7回:“要图定国安邦计,预备擒龙捉虎人。”
基础信息
拼音qin long zhuo hu
注音ㄑ一ㄣˊ ㄌㄨㄥˊ ㄓㄨㄛ ㄏㄨˇ
繁体擒龍捉虎
感情擒龙捉虎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的本事。
近义词擒龙缚虎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二话没说(意思解释)
- 小人得志(意思解释)
- 杯蛇幻影(意思解释)
- 前因后果(意思解释)
- 意气风发(意思解释)
- 简明扼要(意思解释)
- 旁征博引(意思解释)
- 流离转徙(意思解释)
- 目不转睛(意思解释)
- 野没遗贤(意思解释)
- 溢于言表(意思解释)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释)
- 一场空(意思解释)
- 昂藏七尺(意思解释)
- 家无儋石(意思解释)
- 摧身碎首(意思解释)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释)
- 恐后争先(意思解释)
- 横七竖八(意思解释)
- 超然物外(意思解释)
- 打退堂鼓(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鹬蚌相争(意思解释)
- 雅俗共赏(意思解释)
- 竹篮打水一场空(意思解释)
- 可有可无(意思解释)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释)
- 避俗趋新(意思解释)
- 人尽其才(意思解释)
- 张徨失措(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初生之犊不畏虎 | 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
大有可为 | 事情很值得做;很有开拓或发展有前途。 |
论黄数白 | 1谓任意评论是非好坏。2点了黄金又数白银。极言财富之多。 |
南辕北辙 |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
顾后瞻前 | 同“瞻前顾后”。 |
如臂使指 | 好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调动得心应手。 |
遗形藏志 |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
喜新厌旧 |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
经纬天下 | 经,纬:治理。指治理国家。 |
汗牛充栋 |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
燕雀安知鸿鹄志 | 鸿鹄:天鹅。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 |
百步穿杨 | 百步:一百步以外;杨:指杨树的叶子。在百步之外射穿一片选定的杨树叶子。形容射箭技巧娴熟。 |
指手划脚 | 用手指;用脚划。形容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评论指责。 |
异宝奇珍 | 珍异难得的宝物。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结缨伏剑 | 结缨:系上帽带;伏剑:拔剑自刎。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牛骥同槽 | 见“牛骥同皁”。 |
饥不择食 |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
细水长流 |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 |
鸡口牛后 |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满面春风 | 春风:春天温暖的风。本指春风拂面;温暖宜人。现指心情喜悦;满脸笑容。也用以形容和蔼热情的面容。 |
足不出门 | 同“足不出户”。 |
饿殍满道 |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
精兵强将 |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