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彝夏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夏商的青铜礼器。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
出处清·沈起凤《谐铎·吕仙宝筏》:“君文气息逼似《两京》,次者亦韩潮苏海,若以此猎取功名,譬犹执商彝夏鼎鬻诸五都之肆,非弗宝贵,而无如识者希也。”
例子其为害也,惊心振耳,污商彝夏鼎之光。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七回
基础信息
拼音shang yi xia ding
注音ㄕㄤ 一ˊ ㄒ一ㄚˋ ㄉ一ㄥˇ
繁体商彜夏鼎
感情商彝夏鼎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文物。
近义词夏鼎商彝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阿谀奉承(意思解释)
- 心有余而力不足(意思解释)
- 悬而未决(意思解释)
- 望尘莫及(意思解释)
- 吸血鬼(意思解释)
- 处之泰然(意思解释)
- 正身明法(意思解释)
- 兵无常势(意思解释)
- 毁于一旦(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解释)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释)
- 海水不可斗量(意思解释)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意思解释)
- 国无宁日(意思解释)
- 异宝奇珍(意思解释)
- 定国安邦(意思解释)
- 牛刀小试(意思解释)
- 将功折罪(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粉墨登场(意思解释)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意思解释)
- 出师不利(意思解释)
- 似曾相识(意思解释)
- 金玉满堂(意思解释)
- 轰轰烈烈(意思解释)
- 力屈道穷(意思解释)
- 扯旗放炮(意思解释)
- 拆东墙补西墙(意思解释)
- 拳头产品(意思解释)
- 进退维谷(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皆大欢喜 | 皆:都。人人满意;全都高兴。 |
因材施教 |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进行;教:教育。根据学习的人的不同志趣、资质来进行不同的教育。 |
反唇相稽 | 反唇:回嘴;顶嘴;稽:争论;计较。受到指责不服气;抓住对方话把;反过来责问对方。 |
沟满壕平 | 形容饱满。 |
鉴影度形 | 观察揣度人的形迹。 |
不攻自破 | 不用攻击;自己就破灭了。多指不正确的理论或谣言未经批驳;就露出破绽;站不住脚了。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败俗伤风 |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
室迩人遥 | 见“室迩人远”。 |
女生外向 | 向:朝着,引申为偏爱。女子成人总要结婚。指女子心向丈夫家。 |
纵横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
湖光山色 |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聪明才智 | 聪明:耳聪目明。泛指人有高超的智慧和才能。 |
手不释书 | 犹手不释卷。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
诸如此类 |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指与上述同类的。诸:一些;许多;如:像。 |
转弯磨角 | 见“转弯抹角”。 |
一目十行 |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 鲍鱼:咸鱼;肆:店铺。如同进入咸鱼店,时间一长就闻不到它的腥臭味。比喻环境对人的熏染和影响。 |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 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却害了自己。 |
死胡同 | 指只有一个出入口的胡同。比喻绝境、绝路。 |
寒木春华 | 寒木不凋,春华吐艳。比喻各具特色。 |
生气勃勃 | 生气:朝气;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富有朝气充满生命的活力。 |
不言而喻 | 言:说明;喻:了解;明白。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
一时无两 | 无两:没有第二个。即没有可以相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