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微见几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谓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认识和察见事物的本质和发展。
出处《宋史·常安民传》:“惟识微见几之士,然后能逆知其渐。”
例子明·李贽《史纲评要·宋纪·哲宗》:“如常君者,真识微见几之士也。”
基础信息
拼音shi wei jian ji
注音ㄕˊ ㄨㄟ ㄐ一ㄢˋ ㄐ一ˇ
繁体識微見几
感情识微见几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识微见远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前瞻后顾(意思解释)
- 以权谋私(意思解释)
- 动荡不定(意思解释)
- 兵无常势(意思解释)
- 蝶粉蜂黄(意思解释)
- 饿虎吞羊(意思解释)
- 极重不反(意思解释)
- 不费吹灰之力(意思解释)
- 遁入空门(意思解释)
- 经纬天下(意思解释)
- 有权有势(意思解释)
- 时至运来(意思解释)
- 永垂不朽(意思解释)
- 俭以养德(意思解释)
- 女扮男装(意思解释)
- 通俗易懂(意思解释)
- 手不释书(意思解释)
- 念兹在兹(意思解释)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意思解释)
- 超然绝俗(意思解释)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意思解释)
- 出师不利(意思解释)
- 以夷制夷(意思解释)
- 繁荣富强(意思解释)
- 举目无亲(意思解释)
- 闭门读书(意思解释)
- 息息相关(意思解释)
- 一目十行(意思解释)
- 为万安计(意思解释)
- 不栉进士(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 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 |
举世混浊 | 举:全。混浊:不清明。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比喻世道昏暗。 |
乐道好古 |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
遗形藏志 |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兵荒马乱 |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
止于至善 | 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
室徒四壁 |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 |
国泰民安 |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 |
不置可否 | 置:搁;放;可:行;否:不行。不说对;也不说不对。指不明确表态。也作“不加可否。” |
一窍不通 |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升官发财 | 谓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
胆大心小 |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通时合变 | 同“通权达变”。 |
显亲扬名 | 显:使显赫;扬:传扬。使父母宗族显耀;张扬自己的声誉。指中举、立功、做官的荣耀。 |
坐怀不乱 |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
不宁唯是 | 宁:请助词,无义;唯:只是;是:这样。不只是这样。即不仅如此。 |
坐以待毙 |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离本趣末 |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
拨乱济危 |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
逢人说项 |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
临危授命 |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
东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反戈一击 | 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
发人深思 | 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
神经过敏 | 1症状名。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异常锐敏,神经衰弱患者大都有这种症状。2泛指多疑,好大惊小怪。 |
生气勃勃 | 生气:朝气;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富有朝气充满生命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