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亦复如是 |
复:又,再。也是这样。 |
以小见大 |
从小的可以看出大的;指通过小事可以看出大节;或通过一小部分看出整体。 |
发综指示 |
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踪追捕。比喻在后面操纵指挥。 |
见多识广 |
识: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广。形容资格较老;经验丰富;知识广博。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
笃近举远 |
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
鬼烂神焦 |
形容火灾惨烈,众多的人被烧死。 |
不分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空费词说 |
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
以弱制强 |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 |
鸡胸龟背 |
凸胸驼背。 |
漫不经心 |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
死对头 |
指难以和解的仇敌。 |
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龙争虎斗 |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兵微将寡 |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
散带衡门 |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坑坑洼洼 |
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
过五关斩六将 |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
翼翼飞鸾 |
指飞翔的样子。 |
势不可为 |
为:做,干。大势已去,无能为力。 |
一偏之论 |
偏于一面的议论。 |
凿壁偷光 |
在墙上凿开一个小孔;偷借邻家的灯光读书。形容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刻苦学习。 |
枭首示众 |
斩首悬示于众。 |
政通人和 |
政事通达;人心和顺。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安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