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公行私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言假公济私。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出处唐·刘肃《大唐新语·极谏》:“而乃冯附城社,蔽亏日月,托公行私,交游群小。”
基础信息
拼音tuo gong xing si
注音ㄊㄨㄛ ㄍㄨㄥ ㄒ一ㄥˊ ㄙ
繁体託公行私
感情托公行私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近义词假公济私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狼号鬼哭(意思解释)
- 捻神捻鬼(意思解释)
- 老实巴交(意思解释)
- 卬首信眉(意思解释)
- 旦夕之间(意思解释)
- 同病相怜(意思解释)
- 匡乱反正(意思解释)
- 心灰意冷(意思解释)
- 命中注定(意思解释)
- 有约在先(意思解释)
- 饥肠辘辘(意思解释)
- 谦受益,满招损(意思解释)
- 触目皆是(意思解释)
- 化鸱为凤(意思解释)
- 逆来顺受(意思解释)
- 鱼死网破(意思解释)
- 难上加难(意思解释)
- 国无宁日(意思解释)
- 道山学海(意思解释)
- 女生外向(意思解释)
- 舞刀跃马(意思解释)
- 口坠天花(意思解释)
- 恐后争先(意思解释)
- 龙驭上宾(意思解释)
- 各行其是(意思解释)
- 离奇古怪(意思解释)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意思解释)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释)
- 满面春风(意思解释)
- 洗耳恭听(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从俗就简 | 依照通俗的做法,以求简易。 |
素昧平生 | 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素:从来;昧:不明白;不了解。 |
春风化雨 | 化雨:适时的雨。像用和暖的春风吹拂人;似及时的雨水滋润大地一样。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他山:别的山。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 |
望尘莫及 | 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尘:尘土;莫:不;及:赶上。 |
堂堂一表 | 形容身材魁伟,相貌出众。 |
逸游自恣 | 逸:安闲;自恣:放纵自己。安闲自在地漫游,任意放纵自己。 |
明知故问 | 明明白白地知道某种情况;却还要故意问别人。 |
慌里慌张 |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 |
大树将军 | 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
时易世变 |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
庖丁解牛 | 庖丁:厨师。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
雄心壮志 | 伟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 |
救经引足 | 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目眩心花 | 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缭乱,心神迷乱。 |
十恶不赦 |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
款学寡闻 | 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
叽叽喳喳 | 语音杂乱。 |
错落有致 | 致:别致;有情趣;错落:参差交错;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打情卖笑 | 打情骂俏,指男女调情。 |
之子于归 |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兵戎相见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天下第一 |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
男大当婚 |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春寒料峭 | 料峭:形容初春的微寒。形容早春微带寒意;刺入肌骨。也作“料峭轻寒”、“料峭春寒”。 |
败德辱行 | 败坏道德和操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