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鸣锣开道 |
鸣锣:敲锣。封建时代官吏出行时;前面差役敲锣;吆喝行人回避。现多比喻为某种事物的产生制造舆论。 |
浪迹江湖 |
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处。 |
快马加鞭 |
对本来跑得很快的马再打几鞭。比喻快上加快。 |
有胆有识 |
既有胆量又有见识。 |
箪瓢屡空 |
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
心灰意冷 |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
顾后瞻前 |
同“瞻前顾后”。 |
凿壁借光 |
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
二八佳人 |
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
陈言务去 |
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 |
鬼瞰其室 |
谓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将祸害其满盈之志。 |
心急如焚 |
心里急得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心情极其焦急。焚:烧。 |
隳肝沥胆 |
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
败俗伤风 |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
室徒四壁 |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 |
令人作呕 |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牛骥同槽 |
见“牛骥同皁”。 |
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细水长流 |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 |
丰功伟绩 |
丰: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勋和成就。 |
战不旋踵 |
旋:转。踵:脚后跟。打仗时不向后转。形容勇猛向前。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可有可无 |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无关紧要或不很重要。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