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两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举:举动。指一件事带来两方面的损失。形容十分错误的举动。
出处《纲鉴抄略》:“朝廷一举而两失。纵不能复后,宜还仲淹、道辅。”
例子他干了一件一举两失的事
基础信息
拼音yi ju liang shi
注音一 ㄐㄨˇ ㄌ一ㄤˇ ㄕ
繁体一舉兩失
感情一举两失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错误的举动。
近义词得不偿失
反义词一举两得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翘尾巴(意思解释)
- 鬼怕恶人(意思解释)
- 秣马厉兵(意思解释)
- 如法炮制(意思解释)
- 倒悬之危(意思解释)
- 古色古香(意思解释)
- 危急关头(意思解释)
- 供不应求(意思解释)
- 命与仇谋(意思解释)
- 鸿儒硕学(意思解释)
- 专心一志(意思解释)
- 讨价还价(意思解释)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释)
- 打情卖笑(意思解释)
- 龙驭上宾(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战战业业(意思解释)
- 凤协鸾和(意思解释)
- 尽诚竭节(意思解释)
- 卑鄙龌龊(意思解释)
- 草满囹圄(意思解释)
- 福善祸淫(意思解释)
- 师严道尊(意思解释)
- 争分夺秒(意思解释)
- 命途多舛(意思解释)
- 搬弄是非(意思解释)
- 发人深思(意思解释)
- 满天飞(意思解释)
- 拳头产品(意思解释)
- 有机可乘(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鬼哭神嚎 | 号:哭。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 |
勤俭节约 | 指人勤于劳作而生活简单俭朴。 |
进种善群 | 谓提高民族素质。 |
遏恶扬善 | 遏:阻止;扬:宣扬。禁绝坏事,宣扬提倡好事。 |
二百五 | 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
炒鱿鱼 | 因鱿鱼一炒就卷起来,比喻卷铺盖。指解雇。 |
全科人儿 | 指父母、配偶、子女都健在的人。 |
付之一炬 | 付:交给;之:它;炬:火把;一炬:一把火。给它一把火烧光。指用火烧毁。 |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
有去无回 | 只有出去的,没有回来的。 |
和风细雨 | 温和的风和细小的雨。本指自然现象;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 |
胆寒发竖 | 形容恐怖之极。 |
临危受命 |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
牝鸡司晨 | 牝鸡:母鸡;司:掌管。比喻女人掌权当政。 |
万无一失 | 指绝对不会出差错。万:形容很多;失:差错。 |
成竹在胸 |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
归十归一 | 谓有条有理。 |
民不畏死 |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
酒后茶余 | 指随意消遣的空闲时间。 |
公才公望 |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黄雀衔环 | 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指报恩。 |
异途同归 |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纵横天下 | 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