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缝衣浅带 |
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借指儒者。 |
犬马恋主 |
喻臣下眷怀君上。 |
戒骄戒躁 |
戒:警惕;防备;躁:性急;警惕骄傲;防备急躁。 |
志满意得 |
志向实现,心满意足。 |
平淡无奇 |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
性急口快 |
性子急,有话就说。 |
吃不了兜着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千丝万缕 |
缕:线。千根丝;万条线。形容两者之间密切而复杂的联系。 |
本末倒置 |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
急功近利 |
急:急于;功:成效;成就;近:眼前的利益。急于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 |
室迩人遥 |
见“室迩人远”。 |
家破人亡 |
家园被毁;亲人死亡。形容家庭惨遭不幸。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从天而降 |
天上掉下来的。 |
风风雨雨 |
刮风下雨,比喻重重阻难或议论纷纷。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脱口而出 |
指话语未经思索;随口而言。脱口:不加思索地开口说。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
主人翁 |
当家作主的人。 |
轰轰烈烈 |
轰轰:像声词;形容巨大声响;烈烈:火焰盛燃的样子。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
致知格物 |
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 |
倒悬之急 |
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 |
勿谓言之不预 |
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表示事前已讲明白。 |
阿娇金屋 |
阿娇:指汉武帝刘彻的姑母(馆陶公主又称“长公主”刘嫖)的女儿。原指汉武帝刘彻要用金屋接纳阿娇为妇。这里泛指美丽高贵的女子。 |
甘之如饴 |
把它看成像饴糖那样甘甜。比喻甘心情愿地从事某种辛苦工作或虽处危困境地也能安然忍受。 |
天缘凑合 |
天缘:自然的机缘。旧时认为男女结成夫妻是天意所配合。也指事属巧合。 |
一清二楚 |
十分明白、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