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解释 |
离经辨志 |
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 |
僧多粥少 |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
斗方名士 |
斗方:一二尺见方的诗幅或书画页;名士:知名而未出仕的人。好在斗方上写诗或作画以标榜的“名士”。旧指冒充风雅的人。 |
想望丰采 |
见“想望风采”。 |
正身明法 |
端正自身,严明法纪。 |
主忧臣劳 |
忧:忧患。君主有了忧患,臣下就要为他效力。 |
鸿鹄将至 |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
凤毛麟角 |
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
土木形骸 |
形骸:指人的形体。形体象土木一样。比喻人的本来面目,不加修饰。 |
铺天盖地 |
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来势猛烈。也作“遮天盖地”。 |
喔咿儒睨 |
儒睨:强笑的样子。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
十羊九牧 |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
指天誓日 |
指着苍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 |
俭以养德 |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
众建贤才 |
建:建树;贤才:优秀的人才。选用众多优秀的人才。 |
家无儋石 |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古往今来 |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湖光山色 |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牛骥同槽 |
见“牛骥同皁”。 |
子继父业 |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
凌云之志 |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
天作之合 |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形容婚姻美满称心。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
千真万确 |
真:真实;确:确实。形容情况非常确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