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而不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置:设置。对设置任命的官员放在一旁不再过问。指对事情不加过问。
出处宋·苏轼《汉文帝之行事有可疑者三》:“上林令吏之不材,而虎圈啬夫,才之过人者也,才者遗而不录,不才者置而不问,则事之不废坏者有几?”
基础信息
拼音zhi er bu wen
注音ㄓˋ ㄦˊ ㄅㄨˋ ㄨㄣˋ
繁体置而不問
感情置而不问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置之不理
字义分解
推荐成语
- 一本正经(意思解释)
- 辙鲋之急(意思解释)
- 火树银花(意思解释)
- 富贵骄人(意思解释)
- 明争暗斗(意思解释)
- 口快心直(意思解释)
- 顿挫抑扬(意思解释)
- 废书而叹(意思解释)
- 自食其果(意思解释)
- 古色古香(意思解释)
- 见危致命(意思解释)
- 永垂不朽(意思解释)
- 死不开口(意思解释)
- 进谗害贤(意思解释)
- 将伯之呼(意思解释)
- 众建贤才(意思解释)
- 错落有致(意思解释)
- 共为唇齿(意思解释)
- 目无全牛(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如痴如醉(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意思解释)
- 不宁唯是(意思解释)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思解释)
- 万变不离其宗(意思解释)
- 移日卜夜(意思解释)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释)
- 欢聚一堂(意思解释)
- 忘乎所以(意思解释)
- 息息相关(意思解释)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因材施教 | 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进行;教:教育。根据学习的人的不同志趣、资质来进行不同的教育。 |
奇花异草 | 罕见的奇异的花草。比喻美好或稀少的东西。 |
趁火打劫 | 趁:利用;乘机;劫:抢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
阿世取容 | 阿世:曲意迎合世俗;取容:博得别人的欢心。迎合世俗,取悦于人。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
杨柳依依 | 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
材轻德薄 | 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 |
不三不四 |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
群龙无首 | 首:头;引申为领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从统一行动。 |
抛砖引玉 |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下临无地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一哄而起 | 喧闹;起哄。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 |
乳臭未干 |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室徒四壁 |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白首之心 | 老年时的壮志。 |
短寿促命 | 短命早死,要命。 |
孜孜不倦 | 勤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的样子)。 |
善善恶恶 | 称赞善事,憎恶坏事。形容人区别善恶,爱憎分明。 |
快人快语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说爽快话。 |
运筹帷幄 | 运筹:筹划;策划。帷幄:军中营帐。原指在营帐中谋划制定作战的方法策略。 |
空腹高心 | 腹内空虚而目空一切。形容并无真才实学。 |
性命攸关 | 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
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