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
词语解释
忠孝[ zhong xiao ]
1. 忠于君国,孝于父母。
引证解释
1. 忠于君国,孝于父母。
引《孝经·开宗明义》“终於立身” 汉 郑玄 注:“忠孝道著,乃能扬名荣亲,故曰终於立身也。”
《东观汉记·北海敬王刘睦传》:“大王忠孝慈仁,敬贤乐士。”
唐 韩愈 《潮州请置乡校牒》:“人吏目不识乡饮酒之礼,或未尝闻《鹿鸣》之歌,忠孝之行不劝,亦县之耻也。”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王风既降,圣教莫修,忠孝情衰,廉耻道丧。”
国语辞典
忠孝[ zhong xiao ]
1. 忠于国家,孝顺父母。
引《文选·曹冏·六代论》:「由斯言之,非宗子独忠孝于惠文之闲,而叛逆于哀平之际也。」
《儒林外史·第四〇回》:「总之,为人以忠孝为本,其余都是末事。」
分字解释
造句
1.此命推来敬重双亲,有福有禄,气质高昂,少年勤学有功名,忠孝两全,心善无。
2.古语常言:“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悠悠五千年的中华历史,沉淀出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如果说忠孝是成*首责,那么诚信就是为人之本。一个时常失信的人,他在社会上就无法通行。
3.可见,封建统治阶级标榜的“忠孝节义”其实是自相矛盾的,蔡伯喈行孝的困境正说明封建社会的所谓“孝”实际上是皇权绝对支配下“忠”的附属品,从而揭示了作者文化心理结构与现实的冲突。
4.大团圆的终局,忠孝节义的观点,怪力乱神以及迷信的故事,都是农人兴味稠密的题材。
5.我们看到,因果报应思想、封建的忠孝节义、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观念,溶化在戏曲形象中,潜移默化地对人们产生影响。
6.......累我百官忠孝不能者,世子罪魁也!使我士林无遗类者,世子祸首也!今以正直之德直刺罪魁祸首,纵仗节死义有不力争者,必共击之......
7.伍建章是隋朝开国的九大元勋第一位,因为功高盖世,被大隋开国皇帝杨坚封为忠孝王,后来,杨广弑父篡位。
8., 除此之外,儒家还以纲常名教为主,以仁义忠孝智为干,汇成一套王道之剑。
9.非论是岳飞也罢,其他的人也罢,他们的步履事实下场不能根柢转变忠孝节义这些封建道德蓝本的阶级素质。
10.有一段时间,我勤练热瑜伽。那时身体的肌肉线条紧实柔和。每次下课冲完澡之后,走在夜晚的忠孝东路,吃一点点清淡的食物,整个人仿佛被洗涤,人是轻的,世界也是轻的,心底无欲无求,生命干净而醇美。
相关词语
- zhong zhen忠贞
- zhong jie忠节
- zhong gan yi dan忠肝义胆
- zhong zheng忠正
- xiao yi shang孝衣裳
- zhong gan忠干
- zhong ping忠平
- shi zhong bu er矢忠不二
- zhong xin geng geng忠心耿耿
- zhong yi忠义
- zhong qu yi gan忠驱义感
- zhang xiao xiang张孝祥
- guo xiao国孝
- zhong zhi忠至
- zhong chen忠臣
- yi zhong遗忠
- xiao wang孝王
- er shi si xiao二十四孝
- zhong lie忠烈
- jie zhong竭忠
- yi zhong移忠
- xiao jue孝决
- da xiao达孝
- xiao xiang孝享
- zhong hou忠厚
- yi xiao义孝
- zhong jian忠謇
- xiao yang孝养
- zhong xie忠邪
- xiao xing孝行
- xiao yi孝衣
- zhong qin忠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