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lu

俘虏

拼音fu lu
注音ㄈㄨˊ ㄌㄨˇ

繁体俘虜
词性名词 动词

词语解释

俘虏[ fu lu ]

1. 战争中活捉的敌方从事战争的人员。即战俘。

captive; prisoner of war;

2. 非本意地受(义务、责任或财产)约束的人。

prisoner;

俘虏[ fu lu ]

1. 虏获。

俘虏敌军三百人。

capture;

引证解释

1. 亦作“俘掳”。亦作“俘卤”。

2. 战争中擒获或被擒获。

《晋书·祖逖传》:“乃歌曰:‘幸哉遗黎免俘虏,三辰既朗遇慈父。’”
《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五》:“应有百姓妇女,曾经俘掳他处为婢妾者,一任骨肉识认。”
清 袁枚 《随园随笔·诸史》:“而《咸通録》言是役也,俘卤百万,总集 相州,断六十万人於 漳河,血流成川。”
何其芳 《老百姓和军队》:“有时指着我们俘虏来的高大的 日本 马,他们说:‘那是匹洋马。’”

3. 泛指捉住。

浩然 《艳阳天》第八六章:“追了好半天,总算把 弯弯绕 放出来的鸡全部俘虏了。”

4. 战争中擒获之敌人,或为敌所擒获者。

《魏书·太祖纪》:“於俘虏之中擢其才识者 贾彝、贾闺、晁崇 等与参谋议,宪章故实。”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隔谷歌》:“兄为俘虏受困辱,骨露力疲食不足。”

如:不虐待俘虏。

5. 比喻以一种情感、气氛或艺术的力量等吸引、感染或征服对方。

端木蕻良 《琴》:“但是她又是那样的颤抖呵,她恐惧这手臂会将她俘虏。”
徐迟 《三峡记》:“祁连山 俘虏了我的心, 青海湖 我一见钟情。”
《新华月报》1962年第1期:“这就使作品闪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的光彩,具有俘虏听众的魅力。”

国语辞典

俘虏[ fu lu ]

1. 擒获、征服。

《晋书·卷六二·祖逖传》:「幸哉遗黎免俘虏,三辰既朗遇慈父。」

2. 被俘的人或物。

唐·白居易〈李陵论〉:「屈身于夷狄,束手为俘虏。」

分字解释

※ "俘虏"的意思解释、俘虏是什么意思由词易查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城内居民又全是俘虏,一个个无精打采,有气无力,再加上金兵来回巡逻,挺胸凸肚,骄横不可一世,气氛真是压抑之极。

2.从前我脸皮很薄,爱使我变得无耻,你是我走不过去的迷魂阵;面对着你我不堪一击,卸去伪装举起双手,从俘虏走向奴隶。七夕情人节快乐!

3.她看了一眼自己手中的俘虏——吐蕃大首领,却发现吐蕃大首领面无表情,沉吟不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4.闷雷声声、凉风习习、雨水淡淡、山野迷蒙,我心也被六月的雨丝,俘虏带到远方的巴山楚水,共享一场酣畅淋漓的漂泊!

5.做人须知理、知趣、知足。知理,是懂得做人道理,把握做人的本分;知趣,是处事把握分寸,能张弛有度;知足,即不为物欲俘虏,满足以无为有!

6.何必押韵,何必再假装,就算演技再好,也不见得把事实颠倒。还想着如果当初不知道,还想着如果当初假装没发现,可这就像是早就预谋好了的结局一样,我不得不成为这个预谋的俘虏,不能反抗,不可自拔。

7.这恰好与青少年惟恐落后于时代的心理和猎奇求新的特点不谋而合,他们因此几乎完全成了媒体文化倡导的消费观念的俘虏。

8., 尹海春看着渡边,心田漾起一股热潮,热潮给她一种自豪感,她是一个女兵,也俘虏了不可一世的小日本*子。

9.对一切人们的疾苦,希望是唯一价廉而普遍的治疗方法;它是俘虏的自由,病人的健康,恋人的胜利,乞丐的财富。

10.无论是地震覆灭了整个民族,江河决口冲走落水的农民连带着牛的尸体和倒塌的梁柱,还是打了胜战的军队屠杀.俘虏那些自卫的人,又用刀神的名义实行抢劫并且用炮声向神灵表示谢意,都同样是让人恐惧的大灾难,同样破坏了我们对于永恒公理的信仰,破坏了我们对上帝的保佑和人类理性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