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接
词语解释
应接[ ying jie ]
1. 应酬,接待。
例热情应接。
英reception;
2. 应付。
例从容应接。
英cope with;
3. 呼应。
例书法家讲究字的点画要互相应接。
英response;
4. 照应。
例自相应接。
英coordinate;
引证解释
1. 应酬接待。
引《后汉书·马援传》:“客卿 幼而歧嶷,年六岁,能应接诸公,专对宾客。”
唐 杜甫 《暇日小园散病将种秋菜督勒耕牛兼书触目》诗:“老病忌拘束,应接丧精神。”
宋 王安石 《送僧无惑归鄱阳》诗:“晚扶衰惫寄人间,应接纷纷祗强颜。”
清 唐孙华 《抱灌轩杂兴》诗之一:“衰年疲应接,只合老江乡。”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老孙头 接二连三跟从 元茂屯 出来的赶车的招呼,问长问短,应接不停。”
2. 接应;支援。
引《后汉书·刘虞传》:“旧 幽 部应接荒外,资费甚广,岁常割 青 冀 赋调二亿有餘以给足之。”
《北史·崔猷传》:“襄城 控带 京洛,实当今之要地,如有动静,易相应接。”
元 刘壎 《隐居通议·地理》:“而 欧公 则以 元昊 犯边,欲于此聚餫,以应接西事。”
郭孝成 《江苏光复纪事》:“时新军屯地,距城尚有六十餘里,万难应接。”
3. 照应。
引唐 欧阳询 《书法·应接》:“字点欲其互相应接,两点如‘小’、‘八’,自相应接。”
4. 应付,接受。
引宋 史达祖 《喜迁莺·元宵》词:“自怜诗酒瘦,难应接许多春色。”
元 萨都剌 《命棹建溪》诗:“浩荡三日程,应接千万态。会登 天柱峯,一览宇宙大。”
叶圣陶 《游了三个湖》:“有一道回廊隔着,让一部分景致留在想象之中,才见得繁简适当,可以从容应接。”
国语辞典
应接[ ying jie ]
1. 应酬交际。
引《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客卿幼而歧嶷,年六岁,能应接诸公,专对宾客。」
唐·杜甫〈暇日小园散病将种秋菜督勒耕牛兼书触目〉诗:「老病忘拘束,应接丧精神。」
2. 接应、支援。
引《后汉书·卷七三·刘虞传》:「旧幽部应接荒外,资费甚广,岁常割青、冀赋调二亿有余以给足之。」
3. 彼此相呼应。
引唐·欧阳询《书法·应接》:「两点者如小八,自相应接。」
分字解释
造句
1.灯会上各式各样的花灯,琳琅满目,令人应接不暇。
2.在舅舅家办喜事那一天时,家来了好多人,让外公应接不暇。
3.走近植物园,哇,一片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各式各样的花儿争奇斗妍,让从没来过植物园的表妹应接不暇,看着她兴奋的样子,我不禁莞尔一笑。
4.云南五彩鲜花绽开、海南绿色椰树冲天、贵州青色竹筒林破......昨日下战书,我们穿梭在劳碌的布展现场,一幅幅城市风情画让人应接不暇,耐人寻味。
5.现在,随着缅甸扩大其贸易和外交关系,越来越多的商务旅客令仰光的酒店应接不暇,在推高物价的同时也令在一个相对未开发的市场中寻求新机遇的投资者感到兴奋。
6.最初读时,如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流连忘返,美不胜收。
7.一百零八、在这个风和日丽的凌晨,我旅行了山净水秀的漓江,到处生气勃勃,两岸美景应接不暇,身临其境飘飘欲仙,令人流连忘返。
8.我心满意足的攀登到了三楼,我看见了墙上有各种各样的壁画,应接不暇,真是美不胜收啊!
9.走近植物园,哇,一片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各式各样的花儿争奇斗妍,让从没来过植物园的表妹应接不暇,看着她兴奋的样子,我不禁莞尔一笑。
10.她坐在秋千上摆荡,襟飘带舞,犹如仙子。旁边的鲜花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十分询丽,来往的人应接不暇,走过的每个人都赞叹不以,连小朋友也被五颜六色的鲜花吸引住了。
相关词语
- li ying理应
- ying shi应是
- fan ying反应
- ying you应有
- ying sheng应声
- jie chu接触
- jie li bang接力棒
- jie wu jing接物镜
- jie he接合
- ying ji li duan应机立断
- hui ying回应
- gong ying供应
- zhu ji ying bian逐机应变
- lian jie链接
- ying sheng chong应声虫
- ying dui应对
- ying yong应用
- jie jin接近
- jie jing接警
- lian jie连接
- zai jie zai li再接再厉
- bu ying不应
- sui ji ying bian随机应变
- da ying答应
- ying ji应急
- ying you jin you应有尽有
- zhi jie直接
- jie mu jing接目镜
- ying fu应付
- ying gai应该
- ce ying策应
- jian jie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