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xian

红线

拼音hong xian
注音ㄏㄨㄥˊ ㄒ一ㄢˋ

繁体紅線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红线[ hong xian ]

1. 亦作“红线”。

2. 红色丝线。

3. 传说中的唐代女侠名。原系潞州节度使薛嵩的青衣,后掌笺表,号内记室。时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将并潞州。嵩日夜忧闷,计无所出。红线乃夜到魏郡,入田寝所,盗床头金盒归,以示儆戒。嵩复遗书承嗣,以金盒还之。承嗣遣使谢罪,愿结姻亲。红线也辞去,不知所终。见唐袁郊《甘泽谣·红线》。

4. 俗谓男女婚姻多系前定,仿佛有红线暗中牵系。因以称缔结婚姻或媒约。

5. 借指聘礼。

6. 喻指贯穿始终的正确思想。

引证解释

1. 亦作“红线”。

2. 红色丝线。

唐 白居易 《红绣毯》诗:“染为红线红於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3. 传说中的 唐 代女侠名。原系 潞州 节度使 薛嵩 的青衣,后掌笺表,号内记室。时 魏博 节度使 田承嗣 将并 潞州。嵩 日夜忧闷,计无所出。 红线 乃夜到 魏郡,入 田 寝所,盗床头金盒归,以示儆戒。 嵩 复遗书 承嗣,以金盒还之。 承嗣 遣使谢罪,愿结姻亲。 红线 也辞去,不知所终。见 唐 袁郊 《甘泽谣·红线》。

明 陆采 《明珠记·写诏》:“红线 至 魏博 而偷盒,止却反谋。”
清 赵翼 《美人风筝》诗之六:“挽住尚烦 红线 手,倦飞或坠 緑珠 楼。”

4. 俗谓男女婚姻多系前定,仿佛有红线暗中牵系。因以称缔结婚姻或媒约。

《三侠五义》第四回:“据老夫看来,并非妖邪作祟,竟为贤契作红綫来了。”
川剧《柳荫记》第五场:“才貌两双全,命我牵红线,员外定喜欢!”

5. 借指聘礼。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休傒倖,不要你半丝儿红綫,成就了一世儿前程。”

6. 喻指贯穿始终的正确思想。见“红綫”。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特别是戡天的思想,即是控制自然界使为人类服务的那种主张,这是《荀子·天论篇》的特色,也是在《侈靡篇》中贯穿着的一道红线。”
秦牧 《长街灯语·一九七九年的晨钟》:“‘实事求是’四个字出现了很多次,实际上,它也的确像一根红线一样,贯串于整份公报之中。”

国语辞典

红线[ hong xian ]

1. 红色的丝线。

唐·白居易〈新乐府·红线毯〉:「拣丝练线红蓝染,染为红线红于蓝。」

2. 俗谓男女婚姻关系的发生,是命中注定的,好像冥冥之中有条红线牵系著。

3. 唐袁郊传奇小说《红线传》中的人物。为潞州节度使薛嵩家婢女,通经史。

英语red line

德语roter Faden (S)

法语ligne rouge

分字解释

※ "红线"的意思解释、红线是什么意思由词易查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命运的红线一旦断了,就再也接不上了.

2.大千世界,皆因有缘,缘分写在,那三生石上面;一根红线,千里相牵,爱情刻在,那爱情电影里。电影情人节,让我们的爱情穿越风雨,穿越迷雾,展映精彩美丽的艳阳天!

3.尤其,主政者主导的国家政策更不能没有红线,必须趋吉避凶,造福禳祸,不可"自欺欺人",陷国家于危境死地。

4.那黑线红线的奇异生物,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何卓略微沉吟一会儿,思前想后,打定主意,当先翻开了鹤龄翁的竹箱。

5.今天是光棍节,请手持红线,等待月老的出现。过了今天,对你而言或许是一种美丽的转变,真爱其实近在咫尺,希望你天亮就看得见。

6.梦里梦到醒不来的梦,红线里被软禁的红。

7.如果使用者狼吞虎咽地进食,红线就会偏离蓝线,警告使用者减慢进食速度。

8.约会彩排:捉喜鹊一群,搭鹊桥相会;采白云几朵,相思雨洒落;玫瑰一束,适时表达爱慕;红线一筐,月老牵线忙。良辰美景,我们一起约会吧!

9.我想牵着你的手,走到白头;我想扶着你的肩,给你安慰;我想看着你的脸,展露笑容;我想听着你诉说,生活种种。岁月的步履,踏着爱的印迹;开启情意的容器,酝酿的都是甜蜜;月老赐的红线两端,一头是我另一头是你!

10.两人毕业后分别来到了不同的城市,但命运的红线却还是将两人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不停的交织出令人喷饭的搞笑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