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gqing

上清

拼音shang qing
注音ㄕㄤˋ ㄑ一ㄥ

词语解释

上清[ shang qing ]

1. 上天;天空。

2. 道家所称的三清境之一。

3. 用以指道观或道长。

4. 唐柳珵《上清传》云,丞相窦参为政敌所诬,自知将败,嘱其婢上清入宫为婢,为之辩白,上清后果入宫,向德宗辩其诬。见《太平广记》卷二七五引《异闻集》。后因以“上清”称婢。

引证解释

1. 上天;天空。

《汉书·扬雄传下》“不能撠胶葛” 唐 颜师古 注:“胶葛,上清之气也。”
唐 齐己 《贺雪》诗:“上清凝结下乾坤,为瑞为祥表致君。”

2. 道家所称的三清境之一。

《云笈七籤》卷三:“其三清境者, 玉清、上清、太清 是也。亦名三天,其三天者, 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 是也...... 灵宝君 治在 上清境,即 禹餘天 也。”
《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兰公 炼丹已成,举家服之,老者髮白反黑,少者辟穀无飢,远近闻之,皆知其必飞昇上清也。”

3. 用以指道观或道长。

唐 白居易 《酬赠李炼师见招》诗:“几年司諫直 承明,今日求真礼上清。”
明 朱权 《荆钗记·荐亡》:“特朝拜上清,仗此名香表志诚,亡妻滞水滨,愿神魂得上升。”

4. 唐 柳珵 《上清传》云,丞相 窦参 为政敌所诬,自知将败,嘱其婢 上清 入宫为婢,为之辩白, 上清 后果入宫,向 德宗 辩其诬。见《太平广记》卷二七五引《异闻集》。后因以“上清”称婢。 《通雅·称谓》:“婢亦谓之上清。

柳珵 《上清传》, 温公 《考异》引之......事虽不可信,然当时称婢为上清,亦常语也。”

国语辞典

上清[ shang qing ]

1. 道家的三清境之一。即天界。亦泛指仙境。

唐·白居易〈梦仙〉诗:「人有梦仙者,梦身升上清。」
《警世通言·卷四〇·旌阳宫铁树镇妖》:「兰公炼丹已成,举家服之,老者发白反黑,少者辟谷无饥,远近闻之,皆知其必飞升上清也。」

2. 泛称婢女。唐朝宰相窦参自知将为政敌所害,嘱其婢上清,将来入宫后,为其辩白。上清后果入宫,向德宗申冤。见《太平广记·卷二七五·上清》。后泛指婢女。

明·方以智《通雅·卷一九·称谓》:「婢亦谓之上清。柳珵上清传,温公考异引之......事虽不可信,然当时称婢为上清,亦常语也。」

分字解释

※ "上清"的意思解释、上清是什么意思由词易查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新茶配上清纯的山泉;果然相得益彰;不同凡响。

2.而上清派想要除去的人,卓疯子就偏偏要想尽一切办法保护他,而且还要让他变得强大起来!叫那些所谓的正派人士焦头烂额、吃尽苦头。

3.雨后的白莲却另有一种风采。莲叶上水珠滚来滚去,闪闪熠熠,如断线的珍珠。苞子上清水滴滴,乍开的白莲,更出脱得晶莹可爱,银装素裹,光明似月。

4.当平原上清冽的风从齐人高的草甸中吹过时,阵阵飕飕作响的悦耳声音汇集在一块,仿佛是琵琶弹奏中的拨弄,克鲁只觉得心旷神怡,并且很不合时宜的想起了白居易。

5., 他没有考上清华,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懊丧。

6.不必说奇特的亭台楼阁,清澈的湖水,活泼的小鱼;也不必说杜鹃在树上清脆的歌声,草蜢在草间不停地跳跃,辛劳的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单是一株盆花就有无限的享受。

7.在收到何伯逊部长的信之前三秒钟,我还像不愿意去北冰洋旅行一样不愿意去追逐海麒麟。读了这位海军部长的来信,三秒钟之后,我才理解到我的真正志愿,我生平的唯一目的,就是要捕捉这样捣乱的怪物,把它从世界上清除出去。

8.新茶配上清纯的山泉;果然相得益彰;不同凡响。

9.你然后对溶液离心,慢慢倒出上清,弃沉淀.对上清液你加更多的硫酸铵.

10.新茶配上清纯的山泉;果然相得益彰;不同凡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