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uji

书籍

拼音shu ji
注音ㄕㄨ ㄐ一ˊ

繁体書籍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书籍[ shu ji ]

1. 装订成册的著作的总称。

军事书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books;

引证解释

1. 谓校定简册。

《后汉书·马融传》:“职在书籍,谨依旧文,重述蒐狩之义,作颂一篇。”

2. 泛指一般图书。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 蔡邕 〕闻 粲 在门,倒屣迎之。 粲 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

邕 曰:‘此 王公 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宋 苏轼 《论高丽进奉状》:“使者所至,图画山川,购买书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焦桂花》:“曹升六 舍人,曾於内库检视书籍。”
冰心 《超人》:“他略略的点一点头,便回身去收拾他的书籍。”

3. 谓登记户籍。

《南齐书·虞玩之传》:“孝建 元年书籍,众巧之所始也。”

4. 书于简册。谓有记载。

唐 白居易 《与杨虞卿书》:“僕以为书籍以来,未有此事。”

5. 文书。诏命典策等。

宋 苏轼 《万石君罗文传》:“中书舍人 罗文,久典书籍,助成文治,厥功茂焉。”

国语辞典

书籍[ shu ji ]

1. 书本册籍的总称。

《红楼梦·第一六回》:「黛玉又带了许多书籍来,忙著打扫卧室,安插器具。」
《文明小史·第一七回》:「彼时有了翻译,我就问他们应得翻些甚么书籍。」

竹帛 竹素 书本

分字解释

※ "书籍"的意思解释、书籍是什么意思由词易查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如果要想在众多的书籍中发现思想,结果就会大失所望,思想存在于河川、海洋、丘陵和森林、日光和天然的风之中。

2.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40年如一日,为中国的独立富强而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他自己别无家产,仅有书籍、衣服、一所华侨捐献给他的小住宅。他革命一生的原动力是什么?就是“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崇高信仰。

3.他酷爱读书,如果遇上了好的书籍更是如饥似渴的去阅读,最后还要读的滚瓜烂熟。

4., 印刷艺术本身与书籍的广泛流通将滋养思想,它们将野蛮部落的征服者提升到被征服者的文化高度,而不会让被征服者去同流合污。

5.书籍像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像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书籍像一盏明灯,它能帮助我们驱散无知的黑暗。

6.当全世界抛弃你或者你抛弃全世界时,唯一能够与你不离不弃的,就是你手头的那些书籍。

7.只有两种生活方式:腐烂或燃烧。胆怯而贪婪的人选择前者,勇敢而胸怀博大的人选择后者相信生活,它给人的教诲比任何一本书籍都好。

8.学好要有行动力,这是成事的基础。共产党在延安,行动能力是很强的。延安历史博物馆中陈列了大量的外文书籍,说明他们对外部信息的捕捉、对大趋势的掌握是一流的,干的很多事是实实在在的,所以说他们的行动能力极强。

9.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10.高尔基曾经说过:“爱护书籍是人的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