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yu

滥竽

拼音lan yu
注音ㄌㄢˋ ㄩˊ

繁体濫竽

词语解释

滥竽[ lan yu ]

1. 比喻没有真才实学而占据一定的职位。

有几个饭桶滥竽其间。

(of an untrained person) be included among a group of experts;

引证解释

1. 《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 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 请为王吹竽, 宣王 説之,廪食以数百人。

宣王 死, 湣王 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后以“滥竽”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有时也表示自谦。 南朝 梁简文帝 《答湘东王和受试诗书》:“使夫怀鼠知慙,滥竽自耻。”
明 张景 《飞丸记·权门狼狈》:“我是曳白菲才,滥竽入金街。”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八:“滥竽作吏,旷职怀惭。”

2. 比喻以劣充优。

郭沫若 《文艺论集·儿童文学之管见》:“审定务求严格,凡无艺术价值,不合儿童文学本质者不使滥竽。”

国语辞典

滥竽[ lan yu ]

1. 比喻没有真才实学,只是居位充数。参见「滥竽充数」条。

南朝梁·简文帝〈与湘东王书〉:「使夫怀鼠知慙,滥竽自耻。」

分字解释

※ "滥竽"的意思解释、滥竽是什么意思由词易查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小明唱歌非常好,在一次合唱中得了奖,回到教室同学们都祝贺他,他却说我只是滥竽充数而以。

2.他其实一直都只是在他单位滥竽充数,老板因为觉得他是亲戚,所以没有解雇他。

3.有些人就是靠关係在公司裡滥竽充数,混日子过。

4.老师让我们背诵课文,总有些同学滥竽充数。

5.这个剧团的人员素质相当整齐,看来没有滥竽充数的混充其间。

6.童年“数你最酷”,招来“粉丝无数”,遇事“最爱摆谱”,高傲“不屑一顾”。也曾“下河上树”,也曾“滥竽充数”,也曾“偷鸡摸狗”,还尿床“画过地图”......六一儿童节到了,愿长不大的孩子永远“童颜大悦”、“童心永驻”!

7.买珠宝的通常会把一些假货混在真货里滥竽充数。

8.不怕你笑,我们团裡滥竽充数者大有人在。

9.平日上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作业也是东拼西凑,滥竽充数,这样的人也想取得好成绩,简直是异想天开。

10.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识别出那些滥竽充数的所谓“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