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达
词语解释
四达[ si da ]
1. 通往四方的道路。
2. 通达四方。
3. 谓风行天下。
4. 谓通晓事理。
5. 旧指治民的四件大事。
引证解释
1. 通往四方的道路。
引《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
2. 通达四方。
引《庄子·刻意》:“精神四达并流,无所不极,上际於天,下蟠於地。”
成玄英 疏:“流,通也。夫爱养精神者,故能通达四方。”
《孔子家语·入官》:“六马之乖离,必於四达之交衢;万民之叛道,必於君上之失政。”
宋 陈亮 《酌古论·曹公》:“徒见 荆州 四达,英雄之所必争,而 巴 蜀 险阻,非图天下者之所急。”
陈毅 《过贵阳》诗:“公社处处见富裕,交通四达局面新。”
3. 谓风行天下。
引《礼记·乐礼》:“周 道四达,礼乐交通。”
孔颖达 疏:“周 之道德,四方通达。”
《隋书·音乐志下》:“皇道四达,礼乐成。”
明 张居正 《礼乐记》:“爱敬之施,必始於家邦,然后举而措之天下,能四达而不悖也。”
4. 谓通晓事理。
引三国 魏 嵇康 《答向子期难养生论》:“若比之於内视反听,爱气嗇精,明白四达,而无执无为,遗世坐忘,以宝性全真,吾所不能同也。”
5. 旧指治民的四件大事。
引《周礼·地官·遂大夫》:“凡为邑者,以四达戒其功事而诛赏废兴之。”
郑玄 注:“四达者,治民之事。大通者有四:夫家众寡也;六畜车輦也;稼穡耕耨也;旗鼓兵革也。”
国语辞典
四达[ si da ]
1. 通达四方的道路。
引《尔雅·释宫》:「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逵。」
2. 通达四方,风行天下。
引《礼记·乐记》:「周道四达,礼乐交通。」
3. 通晓事理。
引三国魏·嵇康〈答向子期难养生论〉:「若比之于内视反听,爱气啬精,明白四达,而无执无为。」
分字解释
造句
1.一帘幽梦起相思,二分明月牵挂浓,三春灿烂齐分享,四时桃李赏景致,六通四达成功路,七色渲染收获时,八面威风祝福到,九霄云外烦恼事。愿快乐无忧!
相关词语
- si jiao四郊
- si fang guan四方馆
- chuan da传达
- si bai zhou四百州
- xian da贤达
- si zhu de四主德
- si he yuan四合院
- si fang四方
- gao da高达
- si ping shi四平市
- si he fang四合房
- tie da tie da铁达铁达
- si fang zhi四方志
- fa da发达
- si sheng四声
- wu gan da乌干达
- si he tou四合头
- si fang bu四方步
- du po po da阇婆婆达
- si xiang ge四香阁
- dao da导达
- si hua四化
- xu guang da许光达
- ma da马达
- si lu四路
- si bai si bing四百四病
- bu da不达
- si shi shi四食时
- si tong四同
- da dao达到
- si zhou四周
- si zhi四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