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计
词语解释
上计[ shang ji ]
1. 见“上策”
英the best policy;
引证解释
1. 上策。
引《战国策·西周策》:“赵 之上计,莫如令 秦 魏 復战。”
《南史·王敬则传》:“敬 则曰:‘ 檀公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2. 战国、秦、汉 时地方官于年终将境内户口、赋税、盗贼、狱讼等项编造计簿,遣吏逐级上报,奏呈朝廷,借资考绩,谓之上计。
引《晏子春秋·外篇上二十》:“晏子 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 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景公 许。於是明年上计, 景公 迎而贤之。”
《淮南子·人间训》:“解扁 为 东封,上计而入三倍,有司请赏之。”
《后汉书·百官志五》:“〔州郡属官〕本注曰:皆掌治民,显善劝义,禁姦罚恶,理讼平贼,恤民时务,秋冬集课,上计於所属郡国。”
刘昭 注引 胡广 曰:“秋冬岁尽,各计县户口垦田,钱穀入出,盗贼多少,上其集薄。”
唐 杜甫 《阴雨不得归瀼西甘林》诗:“诸侯旧上计,厥贡倾千林。”
清 吴伟业 《鲁谦庵使君以云间山人陆天乙所画虞山图索歌》:“一官三载今上计,粉本溪山坐卧持。”
3. 上计吏之省称。
引《后汉书·和帝纪》:“〔 永元 十四年〕是岁,初復郡国上计补郎官。”
刘昭 注:“上计,今计吏也。”
《北堂书钞》七九引 北魏 阚駰 《十三州志》:“上计,古之诸侯之奏使也, 汉 因之,号曰计偕。”
国语辞典
上计[ shang ji ]
1. 最好的计策。
引《战国策·西周策》:「赵之上计,莫如令秦、魏复战。」
《南史·卷四五·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2. 汉制,每届年终,郡国遣吏至京上计簿,将全年人口、钱、粮、贼、狱讼等事项,向朝廷报告,称为「上计」。
引《续汉书志·第二八·百官志五》:「本注曰:皆掌治民,显善劝义,禁奸罚恶,理讼平贼,恤民时务,秋冬集课,上计于所属郡国。」
分字解释
造句
1.掌上计算机的祖先更像是电子计算器而非个人计算机。
2.罪行已经败露,他选择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3.如果遇到困难就采取走为上计的态度,那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4., 该软件可从多个新闻站点自动检索新闻,并可裁剪无关的HTmL,将他们转换成在掌上计算设备可读的格式,以便于以后阅读。
5.罪行已经败露,他选择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6.贫道以为,有三计,上计是放弃追杀马逸舟,立刻倍道而行赶回中土,接手马儿的土地,让他们回去也白回。
7.连续剧你不要批评它,不要当它是艺术,它就是生活。你给我看电影,我马上计较哪个镜头没用好,哪个光没用好,连续剧你计较这些干什么?多深多浅,我不计较。我不喜欢,换台就是了。
8.如果遇到困难就采取走为上计的态度,那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9.这厮一表非俗,当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脱之下就将带着完颜香走了,兵不血刃,才是上计。
相关词语
- shang yi上衣
- shang fang上方
- shen shang身上
- lu shang路上
- shang men上门
- she ji设计
- jiang ji jiu ji将计就计
- nan shang jia nan难上加难
- qin shang cheng qin亲上成亲
- zui shang jia zui罪上加罪
- tou shang zhuo tou头上著头
- lian shang脸上
- shang ji上隮
- shang xue上学
- shang yi yi guo上医医国
- xiang shang向上
- song huo shang men送货上门
- shang du上都
- fang ji方计
- shang jin上进
- shang tiao上调
- shang fang jian上方剑
- shang ce上策
- gao gao zai shang高高在上
- xin shang心上
- shang ji上计
- shang ji上计
- shang ji上记
- shang ma上马
- ji mo计谟
- gan shang赶上
- ji suan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