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
词语解释
主体[ zhu ti ]
1. 事物的主要部分。
例信的主体。
英main body; main part; principal part;
2. 哲学上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
例主体和客体。
英subject;
3. 民法中指享受权利和负担义务的公民或法人;刑法中指因犯罪而负刑事责任的人;国际法中指国家主权的行使者与义务的承担者,即国家。
例民事法律关系主体。
犯罪主体。
国际法主体。
引证解释
1. 指君主的统治地位。
引《汉书·东方朔传》:“〔 接舆、箕子 〕使遇明王圣主......图画安危,揆度得失,上以安主体,下以便万民,则 五帝 三王之道可几而见也。”
2. 事物的主要部分。
引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今日 广西 会党,则知己为主体,而西人为客体矣。”
毛泽东 《青年运动的方向》:“革命的主体是什么呢?就是 中国 的老百姓。”
3. 哲学名词,和“客体”相对。指对客体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
4. 法学用语。民法中指享受权利和负担义务的公民或法人;刑法中指因犯罪而应负刑事责任的人;国际法中指国家主权的行使者与义务的承担者,即国家。
国语辞典
主体[ zhu ti ]
1. 事物中的主要部分。
例如:「学生为学校的主体。」
反客体
2. 哲学上指有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个体。
3. 权利义务所赖以发生的称为「主体」。相对于客体而言。如人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物 即为客体。
分字解释
造句
1.这种观点忽略了国际组织的国际法主体资格同国家的差异,过分强调国际组织的固有权力,强调其国际人格同成员国意愿的分离,这种说法不论在实践中还是理论上都难以自圆其说。
2.话语方式的选定采纳,不是批评主体一时的心血来潮,也不是偶然的即时应景,而是既有批评家一贯着力的技术渗透,也有他自觉的价值参与,更融涵了批评主体固有的无意识心理范型和思维定势。
3.6月10日,内江市东兴区绸厂棚改区,工人们正在加紧建设,一栋栋房屋拔地而起,房屋主体结构雏形初显。
4.公平与道义几乎是同一性质的概念,它主张尊重各经济主体的利益需求,按照普遍化的道德原则一视同仁地对待各经济主体的利益事实,特别是在利益机会和社会财富的分配上力求兼顾和融通,不偏不党,正直无私。
5.内在觉知、外在慈悲——慈悲是觉知的外在面,觉知则是你的主体和内在,慈悲则是你与他人的联系和分享。
6.分析了经营权出让中因经营主体而存在的诸多问题,给出了确定景区经营主体资格的指标和方法建议,希望对景区经营权出让实践乃至相关部门制定管理措施有所裨益,并以为引玉之砖。
7.在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下,当事人乃为民事诉讼之程序主体,享有辩论权和处分权,其行使权利的途径主要须经由一定的诉讼行为。
8.酒店简介黄海饭店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汇泉湾畔,主体大楼巍峨耸立.
9.分析了经营权出让中因经营主体而存在的诸多问题,给出了确定景区经营主体资格的指标和方法建议,希望对景区经营权出让实践乃至相关部门制定管理措施有所裨益,并以为引玉之砖。
10.因此本文尝试提出生态文化教养的概念,以阐述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所必须具备的生态文化的基本素质,希冀作为引玉之砖,引发人们在这个问题上的高见。
相关词语
- ren ti人体
- ti yin体胤
- zong zhu ye宗主爷
- ti neng体能
- zhu xian主线
- zheng ti整体
- shi ti实体
- zhu yin主音
- bian ti lin shang遍体鳞伤
- zhu liu主流
- po ti shu破体书
- mai zhu卖主
- zi zhu自主
- zhuang zhu幢主
- yu ti shi语体诗
- shi ti fa实体法
- luo ti裸体
- zhu dong主动
- men zhu门主
- meng zhu盟主
- jia zhu mu家主母
- ti wei体位
- zhu li主力
- zhu ban主办
- li ti jiao立体角
- tian ti天体
- chang fang ti长方体
- ti fu体肤
- ti yu体育
- shen zhu神主
- gong zhu宫主
- zhu dong li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