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iwen

对文

拼音dui wen
注音ㄉㄨㄟˋ ㄨㄣˊ

繁体對文

词语解释

对文[ dui wen ]

1. 谓诗文中词句相对偶。

2. 训诂学上指意义相反或关联的词句相对成文。对文对于辨析词义和考订文字有一定的作用。

引证解释

1. 谓诗文中词句相对偶。

唐 孔颖达 《尚书正义序》:“古人言誥,惟在达情,虽復时或取象,不必辞皆有意。若其言必托数,经悉对文,斯乃鼓怒浪於平流,震惊飆於静树。”

2. 训诂学上指意义相反或关联的词句相对成文。对文对于辨析词义和考订文字有一定的作用。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辩证二》:“《禹贡》云:‘ 彭蠡 既瀦,阳鸟攸居;三江既入, 震泽 底定。’以对文言,则 彭蠡 水之所瀦,三江水之所入,非入於 震泽 也。”
清 王念孙 《读书杂志·逸周书二》“农民”:“‘水性归下,农民归利。’案:此本作‘水性归下,民性归利’。民性与水性对文......《玉海》六十引此正作‘民性归利’。”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两字对文而误解例》:“凡大小、长短、是非、美恶之类,两字对文,人所易晓也。”

分字解释

※ "对文"的意思解释、对文是什么意思由词易查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基于对文章内容的了解和认同,读这些文章时,不少教师读得声情并茂,绘声绘色。

2.他生长在书香门第之家,对文学颇有兴趣,耳濡目染,很快就学会了写作。

3.很简单,在当地政府和老百姓对高句丽的历史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对文物的爱惜和保护无疑如同盲人说象。

4.童年时候就受到父亲作为传教士的耳濡目染,赛珍珠形成了对文学的力量执着信仰。

5.对文人傲慢不但不见怪,反而觉得文人越有本事脾气便越怪,又见娄圭转身便回了课室,心知娄圭督学甚严,心中不免喜欢。

6.人们对博览群书的人推崇备至;这一点足以被视为对文学的赞扬。

7.虽然本展览的规模,对文化发展无法提供宏观性的观察,但此六位作者的表现正好形构了当代具体而微的创作体制,不论从传统文化出发、或从批判社会、或从艺术自主性的角度来看,都各具特色且值得深入探讨。

8.对文学工作的渴望基本上是个人的一种自然的、健康的愿望,他想用文字来表现和描绘人们的内心生活和外部生活的无穷尽的、形形色*的现象,借此达到与人民群众的结合。高尔基

9.虽然本展览的规模,对文化发展无法提供宏观性的观察,但此六位作者的表现正好形构了当代具体而微的创作体制,不论从传统文化出发、从批判社会、从艺术自主性的角度来看,都各具特色且值得深入探讨。

10.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派遣的工作组对文成县的水库大坝进行了现场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