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恐
词语解释
惶恐[ huang kong ]
1. 惶惧惊恐。
例惶恐饮药而死。——《汉书·李广苏建传》
惶恐滩头说惶恐。——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英terrified;
引证解释
1. 恐惧,惊慌。
引《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建 为郎中令,书奏事,事下, 建 读之,曰:‘误书!马者与尾当五,今乃四,不足一。上谴死矣!’甚惶恐。”
《北史·长孙俭传》:“客人惶恐不敢仰视。”
沙汀 《凶手》:“当那青年走近他时,一种惶恐的颤栗,便又立刻通过他全身了。”
2. 惭愧、难为情。
引元 李行道 《灰阑记》第一折:“説也惶恐,因为贫难,无以度日,要寻我妹子讨些盘缠使用。”
《三国演义》第六回:“术 惶恐无言,命斩进谗之人,以谢 孙坚。”
《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那 李员外 也自知惶恐,不去叫他。”
郭沫若 《洪波曲》第二章四:“我是尽量地领教了各方面的朋友们的意见,使我感觉着有点惶恐的。”
3. 表示谦恭的用语。
引《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庚子,定太子见三师仪:......其与三师书,前后称名‘惶恐’。”
宋 曾巩 《答孙都官书》:“盛编尚且借观,而先以此谢。惶恐,惶恐。不宣。”
宋 苏轼 《与人书》之二:“辱示长笺,词旨过重,适少冗迫,来使不敢久稽,未及占词为答,想知照未甚讶也。惶恐,惶恐!”
国语辞典
惶恐[ huang kong ]
1. 恐惧不安的样子。也作「皇恐」。
引《北史·卷二二·长孙嵩传》:「容貌魁伟,音声如钟,大为鲜卑语,遣人传译以答问。客惶恐不敢仰视。」
近恐忧 蹙悚
2. 惭愧。亦用以表示谦逊。
引元·范康《竹叶舟·楔子》:「自谓功名唾手可拾,岂知累科下第,惶恐难归。」
英语terrified
德语Unruhe (S), erschreckte, erschrocken (Adj), unruhig (Adj)
法语effraye, terrifie
分字解释
造句
1.这样时刻如影随行的惶恐不安让人憔悴,我宁愿所有幸福的影子现在就彻底毁灭。
2.微臣医术不精,愧对皇上和各位阿哥们厚爱,微臣惶恐,微臣罪该万死!
3.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人能够理解,这一程时光,曾经带给我们怎样的寂寞与哀愁,亦无人知晓,那些私密的往事,曾经在暗夜里给过我们怎样的惶恐与纠缠。所有的故事,都在它们自己的世界里无声无息,淡然而立。
4.他们踏上台阶走进穿堂的时候,玛利亚一分钟比一分钟来得惶恐,连威廉爵士也不能完全保持镇静。倒是伊利莎白毫不畏缩。无论是论才论德,她都没有听到咖苔琳夫人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足以引起她敬畏,光凭着有钱有势,还不会叫她见到了就胆战心惊。
5.世间万事,好像也是如此,如果不面临“失去”的惶恐,不像遭剥皮一般被被活活剥下什么东西,也不会憬悟“曾经拥有”的喜悦。
6.人一旦过上富足生活,就很怕失去,即使小灾小病,都会比处在饥寒交迫的人惶恐百倍,甚至杞人忧天,而后不自觉地去迷信一些并不重要的东西,生怕失去享乐的机会。破禁果
7.我无法安心,恐惧追赶着我的脚后跟,惶恐将我包围。
8.社会秩序不安定,老百姓居家过日子也会惶恐不安。
9.身处一个行色匆匆的时代,有人不安,坐卧不宁;有人随俗,与世浮沉;有人惶恐,患得患失。
10.猪头自觉无倾国倾城之色,也无五斗六斗七斗八斗之才,能得诸位如此支持,猪头惶恐、惊惶、不知以何为报。
相关词语
- kong pa恐怕
- ren xin huang huang人心惶惶
- kong long恐龙
- huo kong或恐
- kong ju恐惧
- zhan zhan huang huang战战惶惶
- zhen huang震惶
- huang ji惶急
- huang bu惶怖
- jing huang wan zhuang惊惶万状
- chan kong颤恐
- sheng kong生恐
- cheng huang cheng ju诚惶诚惧
- kong kong恐恐
- you huang忧惶
- pa kong怕恐
- cheng kong诚恐
- kong fang恐防
- bei kong悲恐
- zhen kong振恐
- dan kong躭恐
- kong shang ya dao恐伤雅道
- kong ji恐悸
- zheng qian kong hou争前恐后
- kong song恐悚
- huang ji惶悸
- huang kong皇恐
- zheng xian kong hou争先恐后
- zhan kong战恐
- di kong第恐
- xia kong吓恐
- xi huang恓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