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乱
词语解释
拨乱[ bo luan ]
1. 平定祸乱。
2. 治理乱政。
3. 挑拨。
引证解释
1. 平定祸乱。
引《诗·大雅·江汉序》:“《江汉》, 尹吉甫 美 宣王 也。能兴衰拨乱,命 召公 平 淮夷。”
汉 荀悦 《汉纪·元帝纪上》:“及 光武 之际,拨乱之后,如此之比,宜无赦矣。”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劲兵鋭卒,拨乱之神物也,用者非明哲,则速自焚之祸焉。”
唐 刘知几 《史通·断限》:“魏武 乘时拨乱,电扫羣雄。”
2. 治理乱政。
引三国 魏 曹操 《以高柔为理曹掾令》:“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明史·冯恩传》:“大学士 李时 小心谦抑,解棼拨乱非其所长。”
3. 挑拨。
引《红楼梦》第一回:“故假捏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添一小人拨乱其间,如戏中的小丑一般。”
国语辞典
拨乱[ bo luan ]
1. 平定祸乱。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逮光武拨乱,留意斯文,而造次喜怒,时或偏滥。」
2. 挑拨离间。
引《红楼梦·第一回》:「又必旁出一小人其间拨乱,亦如剧中之小丑然。」
近挑拨
分字解释
造句
1.所以,每当我没有如她预期那样达到阶段性目标,她就会拼命地想“拨乱返正”。
2.上述论文反思斗争哲学、提倡辩证思维,代表了思想理论战线拨乱反正的先声。
3.五年来,他对利用他们的英雄地位往上爬以及毁了其职业生涯的那些人的憎恨,有增无减,但他无力拨乱反正。
4.身为一个领导者,负有拨乱反正的职责。
5.在文革结束后,国家致力于拨乱反正,文革时期社会上草菅人命的现象再也不存在了。
6.改革开放后,对辩证矛盾观理论上的正本清源和实践上的拨乱反正,引起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
7.十一届三中全会具有拨乱反正、继往开来的深远意义。
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全国很快呈现出安定团结,繁荣昌盛的新局面。
9.君略不世出,此时能拨乱反正的只有你啊!我相信你,看好你。
10.这里被搞得无章可循,无法可依,人心涣散,纪律松弛,急需拨乱反正,全面进行整顿。
相关词语
- luan zuo yi tuan乱作一团
- luan zao zao乱糟糟
- bo cao zhan feng拨草瞻风
- ling luan零乱
- dong luan动乱
- bo li拨理
- luan da乱打
- tiao bo调拨
- bo cao xun she拨草寻蛇
- hu si luan xiang胡思乱想
- bo da拨打
- zuo luan作乱
- bo li拨历
- luan qi ba zao乱七八糟
- po ling san luan破零三乱
- luan su乱俗
- luan jian cuan xin乱箭攒心
- luan peng peng乱蓬蓬
- wei fa luan ji违法乱纪
- fang cun luan方寸乱
- mang luan忙乱
- bo hao拨号
- shi nian dong luan十年动乱
- gu luan汩乱
- zhi bo支拨
- bei luan悖乱
- bo fang拨房
- zao luan遭乱
- niao luan鸟乱
- luan ji乱机
- bo fan拨烦
- huo luan祸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