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xiao

报效

拼音bao xiao
注音ㄅㄠˋ ㄒ一ㄠˋ

繁体報效
词性动词

词语解释

报效[ bao xiao ]

1. 为报恩而效力。

洗心改过,粉骨报效。——苏辙《为兄轼下狱上书》

render service to repay sb.'s kindness;

引证解释

1. 亦作“报効”。

2. 报恩效力;酬谢。

《后汉书·乐恢传》:“〔 乐恢 〕上书辞谢曰:‘仍受厚恩无以报效。’”
唐 韩愈 《答柳柳州食虾蟆》诗:“虽蒙 句践 礼,竟不闻报效。”
《水浒传》第二五回:“西门庆 道:‘ 九叔 记心,不可泄漏,改日别有报效。’”
《红楼梦》第四回:“依老爷这话,不但不能报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
郭沫若 《南冠草》第三幕:“将来国家需要你,总要有好的身体才能够报效国家。”

3. 旧指以财物奉献官府、上司。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及 乾隆 豫 工 川 运,则承平日久,人思报効,每次皆千万以外,然实不抵一次普免之数。”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十一年, 广东 奸民 李光照 覬覦富贵,具呈内务府,请报効木植,重修 淀园。”
《官场现形记》第二六回:“上紧把银子--该报效的,该孝敬的--早些送进去。”
巴金 《灭亡》第二二章:“结果商会会长报效了二十万元军饷,买回了自己底自由。”

国语辞典

报效[ bao xiao ]

1. 为报答对方恩情而效力。

《西游记·第三〇回》:「想老沙跟我师父一场,也没寸功报效。」
《儒林外史·第三回》:「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

2. 贡献一己的力量给国家,以为效命。《文明小史·第四三回》:「将来学成之后,可以报效朝廷。」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少保若肯留在帐下效力,你也可以借此报效朝廷。」

3. 以钱财贿赂他人。

《官场现形记·第二六回》:「上紧把银子该报效的,该孝敬的,早些送进去。倘或出了缺,黑大叔在里头,就好替你招呼。」

分字解释

※ "报效"的意思解释、报效是什么意思由词易查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六月骄阳似火烧,难挡捷报清凉绕。恰似清风拂满面,鱼跃龙门心灿烂。亲友相闻忙道贺,街坊同窗齐欢乐。今朝再入名校门,来日成才不忘本。立志努力成飞龙,报效祖国放心中。

2.年老的父亲老泪纵横地拉着儿子的手嘱咐儿子要努力报效祖国。

3.每个有志青年,都应有报效祖国的碧血丹心。

4., 立言,表里如一;立行,步调一致;立志,报效祖国;立德,荫蔽后人;立人,堂堂正正。

5.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一刻千金的宝贵时光,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报效祖国。

6.虽没悬梁刺股那么悲壮,也没凿壁取光那么刻苦,但曾挑灯夜读,题海奋斗。如今金榜题名,终可施才,报效祖国,恭喜!

7.这位老将军,从小就闻鸡起舞,刻苦励志,立志报效国家。

8.中科集团的宗旨是通过我们的智慧和劳动服务社会,回报股东,报效祖国。

9.年老的父亲老泪纵横地拉着儿子的手嘱咐儿子要努力报效祖国。

10., 做强者,战自卑;攀高峰,胜逆境;增才干,永学习;报效祖国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