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
词语解释
本体[ ben ti ]
1. 事物的本身。
例八音有本体,五音有自然——阮籍《乐论》
英thing-in-itself;
2. 哲学名词。形成现象的根本实体(常与“现象”相对)
英noumenon;
引证解释
1. 事物的原样或自身。
引《后汉书·应劭传》:“又集驳议三十篇,以类相从,凡八十二事。其见《汉书》二十五,《汉记》四,皆删叙润色,以全本体。”
《北史·魏彭城王勰传》:“帝曰:‘虽琱琢一字,犹是玉之本体。’”
邹鲁 《中国同盟会》:“军事用票发行之后,流通世面,与实银同一使用。然其本体无真价,不过代表实银。”
2. 原来的体制、格局。
引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余按 周处 此志......更为失誌记之本体,差实録之常经矣。”
3. 主体。
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然繁辞虽积,而本体易总,述道言治,枝条《五经》。”
4. 引申为根本的。
引李广田 《论怎样打开一条生路》:“这段话真是简单扼要,说出了今天的文学的本体问题。”
5. 佛教称诸法的根本自体或与应身相对的法身。
引《大日经》卷七:“一身与二身,乃至无量身,同入本体。”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惟二公暂入轮迴,旋归本体,无故现此泡影,则不可以理推。”
国语辞典
本体[ ben ti ]
1. 事物的本身。
2. 支持言论、主张的根本思想。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诸子》:「然繁辞虽积,而本体易总,述道言治,枝条五经。」
分字解释
造句
1.从构成艺术本体的媒材角度来看,网络艺术的现实形态可以分为语言文字形态、音频视频形态、角色扮演形态三大类。
2.一百十五、自三皇以降,先秦诸子,汉唐经学,宋明理学,所有大大小小的命题最终都在这三字上归宗。三字一出,洞见全体,既包含了本体又包含了功夫,任凭你考三王、叩天地、质鬼神、俟后圣,无有如此简易精一者,致良知之教也。
3.自三皇以降,先秦诸子,汉唐经学,宋明理学,所有大大小小的命题最终都在这三字上归宗。三字一出,洞见全体,既包含了本体又包含了功夫,任凭你考三王、叩天地、质鬼神、俟后圣,无有如此简易精一者,致良知之教也。
4.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打包机的粘合齿板的制造工艺,主要包含以下步骤:提高一底部设计为斜面的本体。
5., 文章通过分析指出,中英思维模式存在着直觉与抽象、本体与客体和螺旋与直线型差异,并因此导致英汉学术论文中论证方法在修辞手段、引经据典、引用权威等方面的使用差异。
6.然而,理性的本体化已经使理性和宗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7.心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主宰,安身立命的根据,衡量是非的标准。天地间诸事诸物,举凡纲常伦理,言行举止,成败荣辱,皆不出于我心。
8.心是宇宙的本体,万物的主宰,安身立命的根据,衡量是非的标准。天地间诸事诸物,举凡纲常伦理,言行举止,成败荣辱,皆不出于我心。
9.许多纯天然半宝石的本体颜色都比较暗淡,经加工染色后的色彩会变的娇艳欲滴,使人爱不释手,与外界的色彩可相得益彰。
10.一百十八、随着它越来越近,你越来越无法看到复合体本体,卫星漩涡,还有大片的尘埃云作为一个整体。
相关词语
- ren ti人体
- ti yin体胤
- ti neng体能
- zheng ti整体
- shi ti实体
- bian ti lin shang遍体鳞伤
- yi ben zheng jing一本正经
- po ti shu破体书
- ban ben版本
- gen ben根本
- cao ben草本
- yan cao ben演草本
- yu ti shi语体诗
- shi ti fa实体法
- luo ti裸体
- ti wei体位
- li ti jiao立体角
- tian ti天体
- chang fang ti长方体
- ti fu体肤
- ti yu体育
- ji ti zhu yi集体主义
- quan ti xue全体学
- ti xi体悉
- ti wu体悟
- si xiang ti xi思想体系
- ji ti肌体
- zi ben zhu yi资本主义
- li fang ti立方体
- de ti得体
- ti po体魄
- lian ti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