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u shi da ti
注音ㄅㄨˊ ㄕˊ ㄉㄚˋ ㄊ一ˇ
成语解释
不识大体
繁体不識大體
1. 不懂大道理。引申为没有全局观念。
1. 不懂大道理。
引《宋书·南郡王义宣传》:“尝献 世祖 酒,先自酌饮,封送所餘,其不识大体如此。”
《明史·郑赐传》:“赐 为人颇和厚,然不识大体,帝意轻之。”
2. 引申为没有全局观念。
引毛泽东 《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党内仅有一些委琐不识大体、没有远大见解、没有能力的领袖和干部也是不行的。”
1. 大体,指重要的道理。不识大体指缺少远见,只计较细节,而无法掌握最重要的道理。也作「不知大体」。
引《宋书·卷六八·武二王传·南郡王义宣传》:「尝献世祖酒,先自酌饮,封送所余,其不识大体如此。」
《旧唐书·卷五〇·刑法志》:「臣以至愚,不识大体。」
反顾全大局
1.性格决定命运啊,以后众叛亲离,遗臭万年,虽说冤了点,可是和他这不识大体的性格大概也有莫大的关系。
2.读了那么多书,怎能说出这般不识大体的话来。
3.竖子不识大体,别在我面前提他!
4.小子,别不识大体,本王让你说你就说,否则我不介意让你选择马上死去。
5.在一个四亿五千万人的中国里面,进行历史上空前的大革命,如果领导者是一个狭隘的小团体是不行的,党内仅有一些委琐不识大体、没有远见、没有能力的领袖和干部也是不行的.
6.前生的自己却已成了不识大体、心肠狠毒的“先妻”。
7.不识大体的人会吃亏的。
8.为了这点小事你就到处张扬,弄得大家乱轰轰的,太不识大体了!
9.苗海!还不快快退下!方才邰豫柠下场比试,就已经出格,你如何也这般的不识大体!
10.沐擎苍有些恼怒,沐夜从前虽然胆小,却从来没有不识大体过,自己交代他去做的事情也会乖乖完成,虽然弱小,却从不拖他后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