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an liang
注音ㄔㄢˇ ㄌ一ㄤˋ
繁体產量
词性名词
1. 一定时期内生产某种物品的数量。
英production; output; yield(s);
1. 产品的总量。
引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五章:“产量增加了,到底是为谁嘛?”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书记动手全党办社》:“一九五四年的农业产量,和一九五二年以前比较,提高了百分之七十六。”
1. 物品出产的总量。
例如:「产量增加」、「产量惊人」。
1.产层水堵将降低气井产量,生产条件恶化,甚至造成气井停产、复产困难,采收率下降。
2.年产鞋达30亿双,几乎占据中国鞋业皮具产量的“半壁江山”,东莞等地更是鞋厂林立,但即使专做出口生意的鞋厂也大都是贴牌加工,赚个“手工费”而已。
3.到解放前夕,全国仅有几家字模铸造所,从业人员260多人,这些工厂设备简陋,日产量仅几十只铜模,宋字体仅老宋体一种。
4.这个乡的麦子产量一直徘徊在每亩300公斤左右。
5.有的单位不是实事求是,而是虚报产量,骗取荣誉,这种唱筹量沙的做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6.自己百无聊赖的码字,有时候一天才能写个3,4000字,而在特训的那几天,每小时却能产量2000于加。
7.利用自流灌溉可提高果树的产量.
8.自那时起,美国和德国几乎没有了钢产量,而中国则一马当先。
9.工厂不能一味追求产量而不重视产品的质量。
10.在信息时代,一个很优秀的人的生产量会超过一个普通的人,所以我们要爱惜每一个人,给每个人很好的环境以发挥他的潜力,这些方面是一些很普遍的对人才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