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i

得体

拼音de ti
注音ㄉㄜˊ ㄊ一ˇ

繁体得體
词性形容词

词语解释

得体[ de ti ]

1. 言行恰到好处;恰当。

话讲得很得体。

appropriate;

引证解释

1. 原指仪容、服饰、举止等与身分相称。后以言行得当、恰如其分为“得体”。

语本《礼记·仲尼燕居》:“官得其体。”
孔颖达 疏:“体谓容体,谓设官分职,各得其尊卑之体。”
《旧唐书·吕元膺传》:“元膺 学识深远,处事得体,正色立朝,有臺辅之望。”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四六名对》:“则属辞比事,固宜警策精切,使人读之激卬,讽味不厌,乃为得体。”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八:“这两包东西拿在手里, 陶阿毛 感到合适而又得体。”

国语辞典

得体[ de ti ]

1. 言行举止,恰如其分。

《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飞还兵于舒以俟命,帝又赐札,以飞小心恭谨、不专进退为得体。」

失礼

分字解释

※ "得体"的意思解释、得体是什么意思由词易查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2.贾元任微笑着和商富民握手,并且向他介绍了自己的同事,两个年轻人,看起来是秘书之类角色,年岁不大,文质彬彬的,待人接物大方得体。

3.家庭生活更多的是平常简单枯燥的“油盐柴米酱醋茶”的实在,少了些“琴棋歌赋诗酒画”浪漫;其实这两者也不是对立的,就如只要是主谓分明,动宾配搭得当,记叙抒情议论兼顾得体就是一篇不错的文章一样。

4.他在母亲的椅子上铺上了一层软垫,小小的动作,却显得体贴入微。

5.小何的观点是错误的,所以在辩论会上,他的“高论”被同学们批驳得体无完肤。

6.彬彬有礼和谈吐得体是文雅的标志。

7.这种错误的观点当然会被批判得体无完肤。

8.小何的观点是错误的,所以在辩论会上,他的“高论”被同学们批驳得体无完肤。

9.你终于露出马脚了,天蓬元帅,难怪我看你得体形这么面熟。

10.彬彬有礼和谈吐得体是文雅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