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obiao

高标

拼音gao biao
注音ㄍㄠ ㄅ一ㄠ

繁体高標

词语解释

高标[ gao biao ]

1. 高枝,高树。

2. 泛指高耸特立之物。

3. 高耸,矗立。

4. 比喻出类拔萃的人。

5. 比喻高深的造诣。

6. 高名次;高榜。

7. 指科举考试得中高榜,名列前茅。

8.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后以“高标”指清高脱俗的风范。

9. 古代杂技名。

引证解释

1. 高枝,高树。

《文选·左思<蜀都赋>》:“羲和 假道於峻岐,阳乌回翼乎高标。”
刘逵 注:“言山木之高也。”
吕延济 注:“高标,高枝也。驭日至此,碍於高树,故假道而行。”

2. 泛指高耸特立之物。

唐 李白 《蜀道难》诗:“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衝波逆折之回川。”
王琦 注:“高标,是指 蜀山 之最高而为一方之标识者言也。 吕延济 注以为高树之枝,恐非。”
唐 杜甫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
仇兆鳌 注:“首言塔不易登,领起全意。”

3. 高耸,矗立。

唐 韩愈 《新竹》诗:“高标陵秋严,贞色夺春媚。”
元 韦居安 《梅磵诗话》卷上:“荆公 手种松在 定林庵 前,高标挺然,上侵霄汉。”
郭沫若 《星空·春潮》:“你请学着那森森的林木高标!自由地、刚毅地、稳慎地,高标出,向那无穷的苍昊!”

4. 比喻出类拔萃的人。

唐 卢照邻 《还京赠别》诗:“戏鳬分断岸,归骑别高标。”
唐 张九龄 《谢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状·御批》:“卿学府高标,士林贞干。”

5. 比喻高深的造诣。

唐 韩愈 《送灵师》诗:“古气参《彖》《繫》,高标摧《太玄》。”
宋 刘克庄 《跋赵明翁诗稿》:“因读 明翁 絶句,有云‘留取葡萄浮大白,肯将容易博 凉州 ’,叹其高标卓识,为之爽然自失。”

6. 高名次;高榜。

元 李寿卿 《度柳翠》第四折:“再不説阶梯一句,作怎么道千圣会中无影跡,万人丛里夺高标。”

7. 指科举考试得中高榜,名列前茅。

明 吴承恩 《寿贾百松障词》:“中臺选俊,喜驥子之高标;上国抡才,谅龙光之可待。”
《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这回书话表 安老爷 家报喜的一声报道:‘公子中了,并且高标第六!’闔家欢喜非常。”

8. 后以“高标”指清高脱俗的风范。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李元礼 风格秀整,高自标持。”
《旧唐书·外戚传·武攸绪》:“王( 武攸绪 )高标峻尚,雅操孤贞。”
明 刘基 《梅花绝句》之五:“借问高标谁得似?白头 苏武 在 天山。”
明 何景明 《画鹤赋》:“假孤致於墨华,得高标於毫素。”

9. 古代杂技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玩戏·高竿》:“高标,《山堂肆考》,亦即上高竿也。”

国语辞典

高标[ gao biao ]

1. 立木为表记,其最高处为标。常用以形容山之高。

唐·李白〈蜀道难〉:「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2. 比喻人品高尚。

《旧唐书·卷一八三·外戚传·武承嗣传》:「王高 标峻尚,雅操孤贞。」

如:「风范高标」。

3. 高标准的简称。

如:「今年联考,国文的高标分数很低。」

分字解释

※ "高标"的意思解释、高标是什么意思由词易查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全农会闭幕后,陈永贵又回到大寨蹲点,带领大寨党支部制定了向机械化、水利化、园田化、绿化的高标准进军的新规划。

2.我们每个人对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才行。

3.这次学测的题目比较灵活,依专家评估,能达到高标分数的人当是屈指可数。

4.一个以敏感的、高标准组成的性格第一次面对它自身伤痛的时候,必须忍受什么样内心的煎熬。

5.高标准,严要求,励精图治,奋创辉煌。

6.任何职业都不简单,如果只是一般地完成任务当然不太困难,但要真正事业有所成就,给社会作出贡献,就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搞各行各业都需要树雄心大志,有了志气,才会随时提高标准来要求自己。谢觉哉

7.通过高标准粮田建设,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丰产田。

8.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如果一颗星代表一份幸福,我送你一条银河;如果一句话代表一个启迪,我送你一句:"高标准工作,低姿态做人。"。

9., 要设立高标准,绝对不要接受第二流的表现。陈安之

10.要设立高标准,绝对不要接受第二流的表现。陈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