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gde

康德

拼音kang de
注音ㄎㄤ ㄉㄜˊ

词语解释

康德[ kang de ]

1. (1724—1804) 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理论的创始人。

Kant;

分字解释

※ "康德"的意思解释、康德是什么意思由词易查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康德

2.对孩子的要求,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加以拒绝,就应该给予满足;如果有不答应这种要求的理由,那就不允许他耍赖。一旦拒绝,就不要改变。康德

3.对孩子的要求,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加以拒绝,就应该给予满足;如果有不答应这种要求的理由,那就不允许他耍赖。一旦拒绝,就不要改变。康德

4.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唯一无二的存在着能够形成目的的概念,是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中,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康德

5.羞怯是大自然的某种秘密,用来抑制放纵的欲望;它顺乎自然的召唤,却永远同善、德行和谐一致。康德

6.众所周知,康德美学的重要性不仅在其本身,更在于其为康德先验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一座连接现象界与知思界的桥梁。

7.康德说:“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高尚的道德律。”星空因其寥廓而深邃,让我们仰望和敬畏;道德因其庄严而圣洁,值得我们一生坚守。

8.像其它唯心主义者一样,他赞同康德:精神不仅仅是外部世界的被动的吸收器,而是积极筹划外部世界。

9.大海之所以伟大,除了它美丽、壮阔、坦荡外,还有一种自我净化的功能。康德

10.教育最复杂的任务之一,就是把服从法律的强制性向教育孩子善于动用自己的自由权力结合起来。孩子只要不做有害于自己和他人的事,就应当让他们有行动的自由,不要硬去改变孩子的意愿。要让孩子懂得,他们只有为别人提供达到目的的可能性,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