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u

迷途

拼音mi tu
注音ㄇ一ˊ ㄊㄨˊ
词性动词

词语解释

迷途[ mi tu ]

1. 分不清方向,走错了路。

实迷途其未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lose one's way;

迷途[ mi tu ]

1. 错误的道路;邪路。借指不知如何行事。

今某已遇祸而死,愿求清晦,指点迷途。——《三国演义》
迷涂知返(涂通“途”)。——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wrong path;

引证解释

1. 亦作“迷涂”。

2. 迷失道路。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唐 郑绍 《游越溪》诗:“访泊随烟火,迷途视斗牛。”
宋 杨万里 《过五里径》诗:“当处迷涂何处问,一溪引我到前村。”
《红楼梦》第九八回:“适闻有一故人已死,遂寻访至此,不觉迷途。”

3. 错误的道路。

《南史·贼臣传论》:“虽逢兴运,未改迷涂,志在乱常,自至夷戮。”
宋 沉作喆 《寓简》卷一:“惑於事物,陷於迷涂。”

如:不分敌我友,会把人们引入迷途。

4. 比喻昏乱的时世。

《南齐书·褚渊传》:“奉职数载,同舟无几, 刘领军 峻节霜明,临危不顾,音迹未晞,奄成今古,迷途失偶,慟不及悲。”

5. 佛教语。犹迷律。参见“迷津”。

清 周亮工 《大兴和尚俗腊时在乌石山》诗:“迷途未度应难老,尊重频添不尽灯。”
《花月痕》第五回:“〔 燕娘 〕就菩萨前神籤,指示善男信女迷途,法号 藴空。”

国语辞典

迷途[ mi tu ]

1. 迷失道路。

如:「他是一个迷途的小孩。」

失路

2. 比喻错误的道路。

《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三国演义·第七七回》:「今某已遇祸而死,愿求清诲,指点迷途。」

英语to lose one's way

德语Abwege (S), Irrweg (S), Verirrung (S), sich verirren (V)

法语perdre son chemin

分字解释

※ "迷途"的意思解释、迷途是什么意思由词易查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一百十五、如梦浮生,她寄魂凡尘肉身,阅遍悲喜沧桑。上界迷途,云深柳岸旁共他相遇——,花非花,雾非雾。漫漫千年,原来不过白驹过隙。也顾偕

2.小时候爸爸是山,让我登高望远;长大了爸爸是树,替我把风雨遮掩;工作后爸爸是路,牵引我迷途知返;现在爸爸是书,字里行间蕴藏着奥妙无限。爸爸节到了,祝爸爸幸福到永远!

3.照耀人的惟一的灯是理性,引导生命于迷途的惟一手杖是良心。

4.后来王进东迷途知返脱离了社团,发愤图强考上了大学,慢慢的和道上的兄弟断了往来。

5.自信是迷途中的一盏灯,让你能始终寻找到最正确的方向;自信是坚实的精神堡垒,不论面临何种挫折何种困境都能让你坚强勇敢,永不退缩;自信是不会失去的美丽,即使时光流逝容颜变老,你的魅力依旧不减。

6.爱心是一座亮在黑夜的灯塔,使迷途航船找到港湾;爱心是一瓢纷洒在春天的小雨,使落寞孤寂的人享受心灵的滋润;爱心是一泪流淌在夏夜的清泉,使燥热不寐的人领略诗般的恬静。

7.人生如风轻轻吹散轻轻聚合,人生如雨缠缠绵绵藕断丝连,人生如雾缭绕不散易失迷途,人生如雪纯洁无暇简单洒脱。

8.迷途中似有烛火照亮一隅,洛希为海西鹏之死而来,而汪慧的身份也呼之欲出,正如秦然所说,闲事莫理,但一切事件皆因她而起,想抽身无异于痴人说梦。

9.照耀人的唯一的灯是理性,引导生命于迷途的唯一手杖是良心。

10.责任感常常会纠正人们的狭隘性,当我们徘徊于迷途的时候,它会成为可靠的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