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ge

人格

拼音ren ge
注音ㄖㄣˊ ㄍㄜˊ
词性名词

词语解释

人格[ ren ge ]

1. 个人显著的性格、特征、态度或习惯的有机结合。

character; personality;

2. 人的道德品质。

human dignity;

引证解释

1. 人的性情、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蔡元培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一)体育,(二)智育,(三)德育,(四)美育。”
闻一多 《<李白之死>序》:“此诗所述亦凭臆造,无非欲藉以描画诗人的人格罢了。”
老舍 《四世同堂》二五:“他以为教育不仅是教给学生一点课本上的知识,而也需要师生间的感情的与人格的接触。”

2. 人的道德品质。

梁启超 《新民说》第五节:“忠孝二德,人格最要之件也。”
陈学昭 《工作着是美丽的》九:“〔她〕又没有卖淫,损害了家庭的名誉和自身的人格。”

3. 谓人按照法律、道德或其他社会准则应享有的权利或资格。

瞿秋白 《赤俄之归途》四:“把一般争人格的青年学生,打得落花流水。”
茅盾 《动摇》八:“公家发配,太不尊重女子人格。”

国语辞典

人格[ ren ge ]

1. 人的品格。

如:「他的人格高尚,令人敬仰。」

品德 品行 人品

2. 心理学上指个体在生活历程中对人、己、事、物、环境,所显现的独特个性。一般用 法比「性格」广义。

3. 法律上指得为权利、义务之主体的资格。

英语personality, integrity, dignity

德语Personlichkeit (S, Psych)

法语personnalite

分字解释

※ "人格"的意思解释、人格是什么意思由词易查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造句

1.『做人的九大底线』可以忍受贫穷,不能背叛人格;可以追求财富,不能挥霍无度;可以发表歧见,不能拨弄是非;可以不做善人,不能为非作歹;可以不做君子,不能去做小人;可以容忍邋遢,不能容忍颓废;可以没有学位,不能没有品位;可以风流倜傥,不能纵欲无度;可以不说感谢,不能不懂感恩。

2.人的一生像金,要刚正,人格须挺立;人的一生像木,要充实,内涵须深刻;人的一生像水,要灵活,方法须随和;人的一生像火,要热情,态度要诚挚;人的一生像土,要本色,作风要朴实。

3., 语言的尽头是音乐,技能的尽头是人格,生命的尽头是精神。

4.人一旦利欲薰心,道德良知被蒙蔽,就会渐渐变得恬不知耻,失去人格。

5.助人是人格升华的标志。

6.在人生丰富多彩的表演中,我觉得真正可贵的,不是政治上的国家,而是有创造性的、有感情的个人,是人格;只有个人才能创造出高尚的和卓越的东西,而群众本身在思想上总是迟钝的,在感觉上也总是迟钝的。

7.距离和独立是对人格的尊重,最亲近的人之间也应该保持。

8.真正的助人者,是通过帮助别人,来提升自我人格境界的真英雄。他们不思回报,人格的完善就是最高的境界。

9.若光是浸沐于心中而不付于行的人,容易孤独;心有感动而久久闷住的人,迟早成疾,所以将感动化为行动,人就犹如重生。行善不能光说,宽恕也不能只是口号。言行合一,人格才能成。师言:人格成,佛格成。阮义忠

10.牛皮越吹越大,本事越来越少;脾气越来越大,才气越来越少;胆量越来越大,度量越来越少;玩劲越来越大,干劲越来越少;权力越来越大,威信越来越小;架子越来越大,人格越来越小。人要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