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
词语解释
三江[ san jiang ]
1. 古代各地众多水道的总称。《书·禹贡》:“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周礼·夏官·职方氏》:“其川三江。”汉以后有多种解释。《国语·越语上》韦昭注以吴江、钱塘江、浦阳江为三江。《水经注·沔水》引郭璞说以岷江、松江、浙江为三江。《书·禹贡》陆德明释文引《吴地记》以松江、娄江、东江为三江。《汉书·地理志上》颜师古注以北江、中江、南江为三江。
2. 蜀有三江,即岷江、涪江、沱江。
3. 指广东境内的西江、北江、东江。
4. 指鸭绿江、松花江、黑龙江。
引证解释
1. 古代各地众多水道的总称。
引《书·禹贡》:“三江既入, 震泽 底定。”
《周礼·夏官·职方氏》:“其川三江。”
汉 以后有多种解释。 《国语·越语上》 韦昭 注以 吴江、钱塘江、浦阳江 为三江。 《水经注·沔水》引 郭璞 说以 岷江、松江、浙江 为三江。 《书·禹贡》 陆德明 释文引《吴地记》以 松江、娄江、东江 为三江。 《汉书·地理志上》 颜师古 注以 北江、中江、南江 为三江。 南朝 宋 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诗:“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唐 杜甫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诗:“天台 隔三江,风浪无晨暮。”
元 方回 《听航船歌》诗之六:“南到 杭州 北 楚州,三江八堰水通流。”
清 龚自珍 《胡户部集同人祀汉郑司农作祀议一篇质户部户部属檃括其指为韵语以谐之》:“《尚书》有今文,隻义餽贫送,四辨餽《尧典》,三江餽《禹贡》。”
2. 蜀 有三江,即 岷江、涪江、沱江。
引明 杨慎 《嘉州刘介川进士母寿诗》:“三江化作长春酒,戯綵恒斟 爱日亭。”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升庵集》:“蜀 之三江:外水 岷江,中水 涪江,内水 沱江 也。”
3. 指 广东 境内的 西江、北江、东江。
引清 黄遵宪 《羊城感赋》之二:“手挽三江尽北流,寇氛难洗 越 人羞。”
4. 指 鸭绿江、松花江、黑龙江。
引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十三:“鸭緑江、松花江、黑龙江,称三江,其源在 长白山 顶。”
国语辞典
三江[ san jiang ]
1. 江苏、江西、安徽三省的合称。
2. 四川省岷江、涪江、沱江的合称。
3. 广西省黔江、郁江、桂江的合称。
4. 浙江省吴江、钱塘江、浦阳江的合称。
分字解释
造句
1.开业大喜,吉祥如意,五福娃祝福你六六大顺,顺风顺水顺发;七仙女祝福你七星高照,钱途坦荡遍地开花;八仙过海祝福你“人气两旺达三江,财源广进通四海”。
2.一个多月之前,九霄鹰王范天长六十大寿,三江会再次攻陷一块地盘,将把守的飞鹰堡弟子屠戮殆尽,算是给老堡主送上一份重重的寿礼。
3.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悬弧,焉能钧三江,终年守菰蒲。
4., 生境破碎化是我国东北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景观的重要特征之一。
5.,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分布集中,面积较大,是具有高度多样性的生态系统。
6., 基于三江并流地质奇观、地质遗迹的旅游价值,探讨旅游地质问题,展望旅游地质学研究领域的发展。
7.溪流、古桥、古树装点,质朴典雅、古色古香;融旅业、商业、小吃、工艺品、三江特色的民俗风情表演于一体的精品街市。
8.40左右开始的坍江险情,发生在长江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三江河口上游三官村友庄圩段江滩,崩塌长约340米,崩进约230米。
9.溪流、古桥、古树装点,质朴典雅、古色古香;融旅业、商业、小吃、工艺品、三江特色的民俗风情表演于一体的精品街市。
10.守护三江之源,源清流清,呵护一“盆”清水,青海任重道远,责无旁贷;“保护好三江源,是我们的生态责任,更是政治责任。
相关词语
- san san zhi三三制
- san mu三木
- san zhi三至
- bo li jiang玻璃江
- san bai三百
- san shen dian三身殿
- er san二三
- jiang shui江水
- jiang dong江东
- san shen三身
- san guo yan yi三国演义
- jiang li江历
- ju yue san bai距跃三百
- jiang li江蓠
- jiang li江鲤
- san nian bi三年碧
- san fang三方
- san min zhu yi三民主义
- san guo三国
- san jie三节
- ou jiang瓯江
- da tong jiang大同江
- san bai qian三百钱
- san li wu三里雾
- da jiang dong qu大江东去
- san se jin三色堇
- san zheng三正
- pin ming san lang拼命三郎
- she jiang涉江
- yi er san一二三
- san se三色
- san ci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