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
词语解释
卧龙[ wo long ]
1. 比喻隐居或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
例诸葛孔明者,卧龙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英outstanding person who lives in solitude;
引证解释
1. 喻隐居或尚未崭露头角的杰出人材。
引《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徐庶 〕谓 先主 曰:‘ 诸葛孔明 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晋书·嵇康传》:“〔 钟会 〕言於 文帝 曰:‘ 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 嵇康 为虑耳。’”
唐 温庭筠 《秘书刘尚书挽歌词》之一:“粉署见飞鵩,玉山猜卧龙。”
清 陈之遴 《北固山》诗:“饮马几回虚割据,卧龙从古混渔樵。”
2. 《汉书·王章传》:“章 为诸生学 长安,独与妻居。
引章 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
颜师古 注:“牛衣,编乱麻为之,即今俗呼为龙具者。”
后因亦以“卧龙”指贫困的人。 唐 戎昱 《上湖南崔中丞》诗:“举世尽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
3. 形容山势绵延起伏。
引唐 钱起 《赋得归云送李山人归华山》:“盖影随征马,衣香拂卧龙。”
明 高启 《萧山尹明府吴越两山亭》诗:“左招舞凤来百里,右顾卧龙横半州。”
4. 形容树木或树根盘曲之状。
引北周 庾信 《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宋 梅尧臣 《寄许越州》诗:“卧龙生茗舌,鼓角催新阳。”
国语辞典
卧龙[ wo long ]
1. 睡卧的龙。
引北周·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2. 比喻隐居而未显达的旷世奇才。
引《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晋书·卷四九·嵇康传》:「嵇康,卧龙也,不可起。」
分字解释
造句
1.10月29日凤岗三正卧龙山花园开盘,首日完成100多栋别墅的成功签约。
2.来到喀纳斯,林海雪原中更已是一片白茫茫,那著名的月亮湾、神仙湾、卧龙湾的蓝绿湖水亦一律被冰封,只能大概从形状上瞥见其独特的风采。
3.你能想像,站在街口,望过去是蓊郁的、没有边际的梧桐树,那是怎样的撩人心魄的美丽!我喜欢摸它盘虬卧龙的树干,聆听着树叶沙沙的耳语,透过叶隙欣赏那洒落在地上斑斑点点的阳光。
4.冬天,几乎所有的树木都已经变得只有盘虬卧龙的枝干,一点绿色都没有的。不过一位威严的强者,对这只是轻蔑的一笑,那就是松树。任凭那冬风怎样吹,他仍然伫立在那,丝毫不动摇。
5.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不妨有卧龙。
6.福州西湖位于福州市西北部湖滨路,处卧龙山下。西湖公园系三个小岛组成,分别由柳堤桥飞虹桥步云桥北闸桥边接而成。犹如三块翠玉镶嵌在碧水之中。园内长堤卧波,垂柳夹道。
7.长城是盘旋在祖国沃土上的卧龙,守卫着祖国的边疆,亦守卫着爱国者心中的那块净土。
8.起初我看的是武侠,金庸古龙梁羽生,黄易倪匡卧龙生,本本拜读,爱不释手。
9.那个不可一世的霸王,也有方寸大乱之时,踉跄坐倒在舒背卧龙扶手椅上,只是容颜略增添出些许诡异险诈的愤恨,但应不失他飞扬跋扈、气焰嚣张本色。
10., 那个不可一世的霸王,也有方寸大乱之时,踉跄坐倒在舒背卧龙扶手椅上,只是容颜略增添出些许诡异险诈的愤恨,但应不失他飞扬跋扈、气焰嚣张本色。
相关词语
- huo long火龙
- mu wo目卧
- long dong龙东
- hu shen long护身龙
- long zhu龙珠
- ni long尼龙
- yu long bai bian鱼龙百变
- long cao shu龙草书
- long wang龙王
- he long合龙
- yu hua long鱼化龙
- wo long卧龙
- wo long卧龙
- bian se long变色龙
- shen long神龙
- jin long金龙
- jiao long交龙
- sha long沙龙
- fei long飞龙
- kong long恐龙
- long teng龙腾
- hei long黑龙
- long tou龙头
- long dun龙盾
- long feng龙凤
- gu long古龙
- zhang hua long杖化龙
- long bian龙变
- long kou龙口
- huang long qi黄龙旗
- tuo feng pan long托凤攀龙
- feng long zhen风龙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