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
词语解释
战国[ zhan guo ]
1. 公元前403—221年中国中原地区各诸侯国连年争战的时代。
英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引证解释
1. 时代名。自 周 威烈王 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 韩、魏、赵 三家分 晋 列为诸侯起,至 秦始皇 统一六国(公元前221年)止。现在多以 周元王 元年(前475年)至 秦始皇 二十六年(前221年)为 战国 时代。因当时诸侯大国连年战争,故称。
引汉 刘向 《<战国策>书录》:“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 战国。”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战国 以前,君臣同书; 秦 汉 立仪,始有表奏。”
2. 谓统治一方、互相交战的国家。
引《管子·霸言》:“战国众,后与可以霸;战国少,先举可以王。”
《北史·崔鸿传》:“自 晋 永寧 以后,虽所在称兵,竞自尊树,而能建邦命氏,成为战国者,十有六家。”
宋 苏轼 《石鼻城》诗:“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
国语辞典
战国[ zhan guo ]
1. (西元前403~前221)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起,至秦始皇统一止,因《战国策》一书而得名。此一时期,因周室衰微,列国互相交战争雄,最后由秦并灭六国,统一天下,结束纷扰的局面。
2. 参与战争的国家。
引《管子·霸言》:「战国众,后举可以霸。战国少,先举可以王。」
分字解释
造句
1.春秋战国时代是个百花争放,百家争鸣的时代!而墨子初学孔孟之道,后来对儒家的等级繁琐礼乐等感到了厌烦,不学儒学而自成一派:墨家学派。
2.刘医生说,艾灸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
3.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上的诸子百家争鸣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4.而战国纵横捭阖的政治形势使各国完全撕去了文质彬彬的外衣,赋诗从此销声匿迹。
5.战国时屈原,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在楚国官至三闾大夫。
6.认识诸子百家的产生和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和演进在思想领域中的必然反映。
7.春秋战国时,学派林立,百家争鸣,许多学人策士为说服王侯接受其思想学说,往往设譬取喻,征引史事,巧借神话,多用寓言,以便修饰言说以增强文章效果。
8.摸金的雏形始于战国时期,精通“寻龙诀”。
9.战国时谈士蜂起,不是危言耸听,就是美词动听,于是夸大、装腔、撒谎,层出不穷。
10.假如我活在战国时,我会选择养蚕织布的平淡无奇,却也会敬仰西施为国献身的勇气;假如我活在汉武帝时代,我会选择骑马征战,却。
相关词语
- zhan shi战士
- guo you国有
- yi zhan义战
- zhan lue wu zi战略物资
- guo zhong zhi guo国中之国
- guo min国民
- ying zhan迎战
- guo hui shan国会山
- zhan xian战线
- guo du国都
- zhan jian战舰
- huang hai hai zhan黄海海战
- guo you国忧
- wang guo王国
- dui zhan对战
- hun zhan混战
- zhong hua min guo中华民国
- fu guo负国
- guo ce国策
- guo yu国语
- zhan shu战术
- zhan ji战机
- chi tu guo赤土国
- yi zhan qu zhan以战去战
- san guo yan yi三国演义
- min guo民国
- guo min xing国民性
- bai zhan bai sheng百战百胜
- tian fang guo天方国
- guo mei国美
- chu guo出国
- guo tai min an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