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督
词语解释
总督[ zong du ]
1. 明初在用兵时派往地方巡视监察的官员;清朝始正式成为地方最高长官,一般管辖两省的军事和政治,也有管三省或只管一省的。
例总督胡宗宪。——《明史》
英governor;
2. 英法等国派驻殖民地的最高统治官员。
例加拿大总督。
英governor-general;
3. 英国国王派驻自治领的代表。
英viceroy;
引证解释
1. 总管督率。
引《汉书·叙传下》:“昭宣 承业,都护是立,总督城郭,三十有六。”
《南史·王猛传》:“未之镇,而 隋 师济 江,猛 总督所部赴援。”
《明史·神宗纪一》:“南京 兵部右侍郎 邢玠 总督 川 贵 军务。”
2. 南北朝 统兵将领之通称。
引《南史·萧摩诃传》:“吾为总督,必须身居其后。”
《北史·李平传》:“陛下不以臣不武,委以总督之任。”
3. 官名。 明 代初期在用兵时派部院官总督军务,事毕即罢。 成化 五年始专设 两广 总督,后各地逐渐增置,成为定制。 清 代始正式以总督为地方最高长官,辖一省或二三省,综理军民要政,例兼兵部尚书及都察院右都御史衔。另有主管河道及漕运事务者称河道总督、漕运总督。
4. 宗主国驻在殖民地的最高统治官员。在 英联邦 内 英 王任命的自治领最高级官员也叫总督。
国语辞典
总督[ zong du ]
1. 管理监督。
引《汉书·卷一〇〇·叙传下》:「昭、宣承业,都护是立,总督城郭三十有六。」
《三国演义·第五回》:「吾弟袁术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
2. 职官名。始置于明代,总管辖区内的文武庶政,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管理一省或兼管数省。
3. 代表君主治理属地的官吏。如英国的香港总督。也译作「代王」。
分字解释
造句
1.二百零一、当日,端方则参劾赵尔丰已与王人文“沆瀣一气”,“庸懦无能,实达极点”,建议中央政府先派重臣赴川查办,另派袁世凯出任四川总督,要求果断行动。
2.1840年**战争爆发,由于战事的失利,魏源悲愤填膺,爱国心切,于1841年3月,愤然弃笔从戎,投入两江总督、抵抗派将领裕谦幕府,到定海前线参谋战事。
3.所以,自从去年调任直隶总督,任京官以来,他见鳌拜专权跋扈,便和鳌拜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成了朝堂上仅有的几个敢于反对鳌拜的人。
4.双料博士朱游郜意外穿越1890年琉球总督府郁郁不得志跳海轻生大少身体,在漂亮娇妻刺激之下发愤图强,势要拿下瞧不起自己的娇妻。
5.一座已呈没落丑陋的近代轮渡使得从海港到这座城市最伟大的、受人爱戴的总督阿曼德公爵塑像之间的步步上升的台阶都显得黯然无光;那座曾经气派的老酒店显得邋遢不堪、门可罗雀。
6.署理陕甘总督林则徐精通夷务,目前尚在京师,或可命其管理洋务衙门。
7.这套明晃晃的盔甲,可不只是摆设,总督确曾穿着它多次在庄严的阅兵式演武场上耀武扬威,而且,更重要的,也确曾穿着它在皮廓德之战中冲锋陷阵。
8.这套明晃晃的盔甲,可不只是摆设,总督确曾穿着它多次在庄严的阅兵式演武场上耀武扬威,而且,更重要的,也确曾穿着它在皮廓德之战中冲锋陷阵。
9.一百十七、石甫,如无你尽心尽力相助于我,这两广总督的位子可是掉脑袋有份,加官晋爵那叫休想。
10.升允仅带了三名戈什哈仓皇西逃至平凉,与陕甘总督长庚分别致电清廷,要求“勤王”攻打陕西义军,拟迎来清宣统帝,将西北作为复辟清朝的根据地。
相关词语
- zong hui总会
- zong gan总干
- zong he总合
- zong zhi总之
- du li督励
- zong ti总体
- zong dong yuan总动员
- zong shu总数
- jiao du教督
- du shi督师
- zong yao总要
- lin lin zong zong林林总总
- zong li总理
- du du都督
- zong dei总得
- zong lu xian总路线
- zong li总里
- zong tu总图
- zong suan总算
- zong bu总部
- zong jia总价
- zong mu总目
- zong ji总机
- du dao督导
- zong shi总是
- du shi督视
- du cha督察
- zong you总有
- jing zong zhi qian经总制钱
- qi du骑督
- zong li总历
- zong lu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