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人 > 陈忠平 > 陈忠平代表作品

陈忠平的诗词

本页收录陈忠平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陈忠平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陈忠平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陈忠平代表作品、或喜欢的陈忠平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元夕游春湖月昏朦

清代:陈忠平

饮罢团灯酒,游人作蚁行。闹春花尚冷,傍水草先荣。

遍地燃香燄,高天放孔明。莫嗟云蔽月,斯世正清平。

即感

清代:陈忠平

赤夏河干白,望霖心若煎。蚊雷方聒梦,黴雨竟倾天。

未尽活鳞族,胡为漫阪田。世新农自末,不问歉丰年。

田翁

清代:陈忠平

田翁福寿齐,世代居农桑。儿孙有远志,劳劳各一方。

老妻贤且健,日弄曾雏忙。倖存数亩田,肯令悉抛荒。

冰砚以茶具见寄草成四绝答之 其二 公道杯

清代:陈忠平

谁言公道不能量,万事由来有短长。自笑未生青白眼,却将甘苦遣同尝。

仲夏湘行之什 其五 株洲诗塾诸侣绿烟家宴坐愚父子躬逢其盛长沙心魔锅子二兄亦促驾来聚因以赋答

清代:陈忠平

客俊主人贤,兰亭何复羡。盍簪推赤心,命席劳青眼。

窗外雨新凉,座中尊屡满。幽期再约难,职役长牵绾。

秋湖远眺因念重九之约寄怀江春兄沪上

清代:陈忠平

湖山终破阴,日晕尚涔涔。野菊摇初蕊,浮云动远心。

萧骚芦岸白,溟漠水烟深。若怜之子意,凉飙举越禽。

拟古

清代:陈忠平

豚犬交昆弟,骄风日益滋。南礁邀弋博,上国偃旌旗。

隐忍非无计,昭申况有辞。睦邻兴汉祚,王道圣人遗。

黔中行吟 其三 叠韵三酬金水兄

清代:陈忠平

佳什淋离畅俗眸,已忘劳顿已忘秋。逢君欲问别离事,把臂犹疑梦幻游。

小酒漫斟人薄醉,清风徐拂夜深幽。当时若坐东篱下,如此生涯久渴求。

再登矶山两首 其一

清代:陈忠平

风摇水底几重天,山色湖光两惘然。倦鸟投林嫌太早,青衫落魄甚当年。

去寻幽径曾携手,来过空门不问禅。便欲问禅何所用,那时幽径草芊绵。

贺雨如生辰

清代:陈忠平

燕山有骨任清癯,珍重男儿七尺躯。悖世骚怀空坦荡,横胸墨气自涵濡。

蜂衙味薄何妨汝,雁背云遥颇愧吾。稍待秋凉寻暇日,商量笔削到江湖。

女书汉俳二绝贺筠姊湘竹韵语付梓 其二

清代:陈忠平

小立吟窗澹俗烦,花间流水有微喧。等閒绾取幽人梦,比附多情季物言。

江春兄以出群格作郊行诗见示次韵奉答

清代:陈忠平

家道颇相类,慨深诗易成。红羊劫身在,青简灶灰倾。

终究归人境,那堪论世情。剧怜霜月迥,寒漫读书灯。

春游

清代:陈忠平

雨罅微晴宜小游,轻衣快履柳风柔。一行碧影闲过雁,数点白烟慵起鸥。

吹浪鱼儿网难尽,趁潮艇子棹何悠。最怜野草佔春满,寸地不容人种愁。

辛卯仲夏蕲春之什 其二 三江生态农庄晨兴

清代:陈忠平

朝起松间道,苔衣渥露清。渌池山影碧,逸目稻畴平。

林霭结初梦,鸥心得再生。恐将禽鸟嚇,企坐复周行。

劝穑

清代:陈忠平

麻鞭水响节时催,陌煖庆云团作堆。岸柳垂腰先好雨,池蛙鼓舌自春雷。

新颁农政称咸善,旧凿山渠起积隤。劝穑原该专吏责,田家笑讶子胡来。

江右诗社己丑浔阳年会诗草 其十二 次韵梅云社长谢浔阳诗友绝句

清代:陈忠平

风中弱絮绾游丝,趁未分襟劝一卮。携得奚囊烟雨满,随心裁剪总成诗。

江东行吟 其十 雨中携内与苏苏谒延陵舣舟亭

清代:陈忠平

扁舟泊处碧烟深,投老坡仙惜此林。洗砚池凝閒月影,遏云歌动老僧心。

亭中碑古人难识,石罅泉清草易侵。忽尔徘徊忽延伫,分沾法雨溉吾襟。

纪录片观后

清代:陈忠平

风云惭我未亲经,坐拥银屏看爆棚。应惜儒冠空负志,不谙时务枉论兵。

民为刍狗从来是,血染灵幡莫与京。早有当年真影录,是非岂待后人评。

醒醉

清代:陈忠平

醉是何时醉,醒到今日醒。欲挽春之臂,落花满前汀。

辛卯仲夏蕲春之什 其一 赤龙湖汎舟

清代:陈忠平

暑霁清飙发,舲舟不待催。赤龙潜黝碧,白鸟振蒿莱。

次第星洲过,琳琅烟景开。唼云鱼浪细,物我各悠哉。

粤中纪游 其三 登珠海石景山

清代:陈忠平

市深妨远目,直上石峰巅。转首楼如棘,披云日在肩。

江流侵湛海,鸥梦锁重烟。要待盲飙举,潮尖一叩舷。

寄猫儿生辰

清代:陈忠平

一颗菩提落碧岑,霜华为骨玉为心。罗胸坟典参能化,饱眼炎凉识未深。

梦里三千真世界,人间廿许妙光阴。白衣遥念西湖侧,明月松风泻古琴。

人日夜游东湖南山有客催返

清代:陈忠平

居行何必在名山,湖国春开夜可怜。千盏碧镫摇嫩水,一镰新月坠青天。

剪香风细花初信,过雁声渐诗未笺。忽报登门客催急,且携馀味梦中研。

答苦庐兄辱书拙作山妻二首见寄

清代:陈忠平

腕底风云走,龙蛇矫欲狂。将来悬白壁,弥久溢玄香。

好映兰灯净,堪追绮梦长。心弦时一触,倍使惜糟糠。

重返故园

清代:陈忠平

年来意绪总纷纷,车到村前人怯村。劫后荒园何处是,塘边老树几株存。

云浮野水风无定,红减春梢翠有痕。梦里乡居拟重建,当时情景已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