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送女道士褚三清游南岳
[唐代]:李白
吴江女道士,头戴莲花巾。
霓衣不湿雨,特异阳台云。
足下远游履,凌波生素尘。
寻仙向南岳,应见魏夫人。
吳江女道士,頭戴蓮花巾。
霓衣不濕雨,特異陽台雲。
足下遠遊履,淩波生素塵。
尋仙向南嶽,應見魏夫人。
译文
吴江女道士,头上戴着莲花巾。
霓虹衣裳遇雨不湿,与阳台神女真不一样。
素足蹬着远游布履,行走时犹如洛水女神凌波生尘。
你到南岳衡山去寻仙,或许可以见到赫赫有名的仙女魏夫人。
注释
(1)《太平御览》:《登真隐诀》曰:太玄上丹灵玉女,戴紫华芙蓉巾。
(2)巫山神女,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详见二卷注。
(3)《洛神赋》:“践远游之文履,曳露绡之轻据。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吕向注:“远游,履名。步于水波之上,如生尘也。”
(4)《南岳魏夫人传》:魏夫人者,晋司徒剧阳文康公舒之女,名华存,字贤安。幼而好道,静默恭谨,志慕神仙,味真耽玄,欲求冲举,吐纳气液,摄生夷静,住世八十三年,以晋成帝咸和九年,岁在甲午,太乙元仙遣飙车来迎,夫人乃托剑化形而去。位为紫虚元君,领上真司命南岳夫人,比秩仙 公,使治天台大霍山洞台中,主下训奉道,教授当为仙者,男曰真人,女曰元君。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共有诗(963篇)
宋代:
赵蕃
思人几作访茶山,竹密如云不敢删。未觉风流成岁远,政繇伯仲力追还。
长公旧日曾一识,末路后来遭百艰。邂逅探囊得行记,赠公试遣略承颜。
思人幾作訪茶山,竹密如雲不敢删。未覺風流成歲遠,政繇伯仲力追還。
長公舊日曾一識,末路後來遭百艱。邂逅探囊得行記,贈公試遣略承顔。
近现代:
黄福基
老树酣风零叶下,土盆冻裂梅偃亚。密云酿雪散寒空,瓦屋荒畦白无罅。
欲暝不暝鸦乱翻,飘镫小阁初入夜。山泉汤鼎炉火红,打窗碎听琉璃泻。
老樹酣風零葉下,土盆凍裂梅偃亞。密雲釀雪散寒空,瓦屋荒畦白無罅。
欲暝不暝鴉亂翻,飄镫小閣初入夜。山泉湯鼎爐火紅,打窗碎聽琉璃瀉。
近现代:
伯昏子
万罪一身何秽污,知君恩恕信能涂。穷途当哭君皆顾,潦倒穷途谁若吾。
萬罪一身何穢污,知君恩恕信能塗。窮途當哭君皆顧,潦倒窮途誰若吾。
明代:
黎崇敕
南旺山河是旧游,相逢何幸此登楼。孤台远带千峰色,一水中分两地流。
石畔葵榴侵客袂,门前杨柳系仙舟。明朝又趁南池胜,李杜遗文好更求。
南旺山河是舊遊,相逢何幸此登樓。孤台遠帶千峰色,一水中分兩地流。
石畔葵榴侵客袂,門前楊柳系仙舟。明朝又趁南池勝,李杜遺文好更求。
:
方广德
涂林疏树自离离,入眼红肤总不遗。若为连珠过沈约,何来新筑伴潘尼。
金房半坼珠骈落,霜叶平翻玉并欹。还记葡萄槎上种,折来那不称同时。
塗林疏樹自離離,入眼紅膚總不遺。若為連珠過沈約,何來新築伴潘尼。
金房半坼珠骈落,霜葉平翻玉并欹。還記葡萄槎上種,折來那不稱同時。
宋代:
黄洪
龙舟大半没西湖,此是先皇节俭图。三十六年安静里,棹歌一曲在康衢。
龍舟大半沒西湖,此是先皇節儉圖。三十六年安靜裡,棹歌一曲在康衢。